在2月下旬于山西晉城召開的2023年春季氮肥市場形勢分析會上,標普全球農化咨詢分析師傅騰宇在對近期國際尿素市場進行回顧和展望時表示,2023年全球尿素供應相對充足,需求預計將增長1.7%左右。但市場的不確定風險猶在,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黑海和波羅的海的貿易情況以及化肥的可負擔性,都將對下游需求產生影響。
近期尿素市場看點頗多
從政策方面來看,首先,歐洲不斷完善碳市場建設,加之今年碳關稅“靴子”落地,大幅提升了傳統氣頭和煤頭尿素生產企業的碳排放成本。其次,歐盟在去年宣布2023年將暫停征收對尿素和液氨6.5%的進口關稅,但是排除了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地區的貨源。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個月內,歐洲將會擴大從美國、中東、尼日利亞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尿素進口,進而減少歐洲對北非特別是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的進口需求,導致未來這兩個地區的尿素出口價格很有可能面臨下行的壓力。再次,俄羅斯在去年12月份頒布了新的化肥出口關稅,對于化肥出口價格每噸超過450美元的部分,將征收23.5%的關稅。預計俄羅斯的尿素生產成本在160美元/噸左右,新的關稅將在保證其本土生產企業有足夠出口利潤空間的同時,能以更低的價格擴大出口。
從市場面來看,受俄烏沖突以及西方制裁的影響,2022年俄羅斯的尿素出口下滑了7%,但是仍然為全球最大的尿素出口國,并且在2023年的出口量有望逐步回升。
此外,去年全球除中國以外的尿素新增產能達657.7萬噸,為近8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時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由于天然氣供應恢復,歐洲本土的化肥生產逐步恢復。因此,在最近幾個月需求持續偏弱的情況下,新增產能以及歐洲本土生產恢復將極大地緩解國際主流尿素市場的供應緊張和價格上行壓力。
在回顧過去一年全球主流尿素市場的價格變動時,傅騰宇說,國際尿素市場的價格變化趨勢和合成氨相對一致。也就是說,2022年上半年受歐洲供應短缺影響,主流地區的尿素價格突破了歷史最高紀錄。其中埃及作為歐洲主要的尿素進口來源國,出口價格在去年3月份最高突破了1000美元/噸的高水平。但去年下半年市場在第三季度經歷了較大的波動后逐漸下滑,尿素現貨價格最低下跌到300~400美元/噸的水平。
尿素新增產能持續釋放
今年一季度由于需求持續低迷,導致國際尿素市場偏弱,尿素1月和2月的招標量只有20萬噸左右。預計3月的尿素市場價格將逐步穩定。2月21日,印度宣布了最新的100萬噸的招標總量,將會對市場形成信心。
產能方面,2022年全球新增產能大幅增長,為近8年來最高水平。除中國以外,絕大部分的投產項目均來自新興的低成本出口國家以及主要消費國家,如文萊、尼日利亞和印度,其中印度去年共有3個年產127萬噸的氣頭尿素項目投產。
由于歐洲本土供應復蘇的影響,全球的供應問題將得到逐步緩解,預計今年全球尿素新增產能將會持續上升,達到880萬噸左右。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全球對尿素項目的投資將逐步減少,全球新增尿素產能將會從2024年開始逐步下滑。
工農業需求仍將有所增長
從今年農業需求來看,一方面,全球主糧耕地面積在過去兩年持續減少,減量約為800萬公頃,預計未來主糧耕地面積將會恢復增長。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其增長幅度空間非常有限。因此在糧食需求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未來全球化肥需求將進一步增長。
另一方面,盡管去年以來全球的主糧價格從歷史高位上下滑,但仍然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同時受宏觀經濟下行、地緣沖突、極端天氣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未來3年的全球主糧價格將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此在短中期內,化肥的可負擔性將成為影響下游需求的最大不確定性。
再看工業需求,傅騰宇預測,未來10年全球工業尿素需求的增長率將從每年的5.8%下降到3.8%。其中,用于電廠和柴油車脫硝、制藥以及化妝品的尿素增量將成為未來幾年工業需求的主要增長點,而脲醛樹脂、三聚氰胺的需求增速將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就海運而言,預計全球海運船隊規模以及運量將持續上升,疊加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減弱等不確定因素,海運的費用從去年中旬開始就已經從高位大幅下跌,未來兩年海運費用預計會在相對較低的水平波動。
對于未來市場的展望,我們預計2023年全球的尿素需求增長在1.7%左右,主要是受亞洲、非洲和美洲地區的需求驅動;而中長期的需求將會穩定在1.1%的水平。但國際尿素市場也將會逐漸感受到新增產能導致的下行壓力。從供需來看,我們預計未來中長期尿素市場將會在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下運行。
從市場價格來看,未來兩年歐洲仍然會持續面臨較高的生產壓力,預計將會擴大從其他地區的尿素進口,同時價格很有可能在今年夏天受天然氣需求增加以及供應的不確定影響而被拉高。從中長期來看,受較為寬松的供需影響,未來5年尿素價格預計將逐步下滑。
而對于短期的市場風險,天然氣供應仍然是國際尿素市場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歐洲天然氣價格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大幅下跌,現在價格跌到1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主要是因為去年歐洲的暖冬疊加高庫存以及經濟低迷導致需求減弱。不過,2023年是歐洲主動降低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總量的第一個年頭,所以在全球液化天然氣供應仍然偏緊的同時,隨著中國經濟逐步復蘇,很可能會出現中國和歐洲競爭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的局面,再次拉高天然氣價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