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有治在“2023年科技創新大會·有機硅成果對接會”上透露,新型功能性復合彈性體制備技術項目是有機硅領域唯一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于近期通過國家驗收。
“功能化是彈性體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推動橡膠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王有治指出。項目共包含三個課題,分別是大形變高穩定性碳納米管導電彈性體、高性能有機硅橡膠復合彈性體、高體感相容性熱塑性硫化膠(SiTPV),其中課題二與課題三都與有機硅緊密相關。
為制備高性能有機硅橡膠復合彈性體,團隊開發了3項關鍵技術:硅橡膠母膠反應增容,通過“巰基-雙鍵”點擊化學反應增容,提升有機硅橡膠復合彈性體的力學性能,解決硅橡膠與通用橡膠不相容共混體系的增容和共硫化問題;原位反應分散技術,通過在VMQ中加入白炭黑、使用偶聯劑調節白炭黑在VMQ與SSBR兩相中的分散情況,解決納米增強劑在低表面能、低粘度硅橡膠與高表面能、高粘度通用橡膠非均相共混體系中的均勻分散難題;共硫化技術,通過合成復配“GB122+TMPTMA”新型共硫化體系,解決最終輪胎產品面層強度低、與輪胎其他部位黏結性差的問題。目前,應用該技術生產的萬力牌195/65R15 91V輪胎與玲瓏牌P205/75R15 97S輪胎均通過檢測單位測試。
據悉,高體感相容性熱塑性硫化膠項目團隊也突破了“SiR/TPU共混物的增容”與“動態硫化反應共混制備SiTPV”這2項關鍵技術,并且已經建設生產示范線,穩定產能為250千克/小時,年生產力達1285萬噸。山東大學教授張潔認為,該技術成本較低,用途廣泛,但仍有改進空間。她指出:“目前的含硅聚合物在性能上普遍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既無法完全體現有機硅的優勢,也會一定程度上失去聚合物本身的特點。”
近年來,張潔團隊正努力突破傳統有機硅改性聚合物的局限,開發如有機硅聚脲與有機硅聚氨酯等熱塑性彈性體,使有機硅在最終產品中的含量達到70%~80%。這樣產出的新型含硅聚合物就能充分體現有機硅的特性,如觸感、光澤度、疏水性等,實現1+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