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涉嫌危險作業罪和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等安全生產行刑銜接典型執法案例。
案例1
2022年5月16日至17日,浙江省永康市消防救援機構對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存在擅自停用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等影響安全生產問題,且在關閉可燃氣體報警器區域內發現存放有某品牌油漆固化劑26桶、清面漆16桶等大量油漆和稀釋劑。經鑒定,以上物品均系易燃液體,該公司負責人李某遠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之一第一項規定。消防救援機構遂依法責令該公司立即整改,并將該案件線索移送永康市公安局處理。永康市公安局對該公司負責人李某遠涉嫌危險作業罪一案立案偵查,并將案件移送永康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永康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認為,李某遠在明知關閉可燃氣體報警器會導致無法實時監測生產過程中釋放的可燃氣體濃度,安全生產存在重大隱患情況下,為節約生產成本而擅自予以關閉,具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其他嚴重后果的現實危險,決定以危險作業罪對李某遠提起公訴。隨后,永康市人民法院以危險作業罪判處李某遠有期徒刑八個月。
案例2
2021年12月27日,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某木業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存在5項重大事故隱患,依法責令該公司暫時停產停業。2022年1月2日,執法人員在巡查時發現,該公司在重大事故隱患未整改情況下,擅自開工生產,且現場使用明火取暖,存在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現實危險。臨沭縣應急管理局對該公司采取停止供電措施,強制其履行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等決定,并函告發展改革、鄉鎮人民政府等單位,要求對其生產用電進行限制、監測。巡查還發現,該公司私自從其他單位接入生產用電,在重大事故隱患未整改、未經驗收情況下,再次擅自開工生產,拒不執行暫時停產停業指令。該企業實際控制人吳某柏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之一第二項規定。2022年1月14日,臨沭縣應急管理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1月17日,臨沭縣公安局對該案立案偵查。7月28日,臨沭縣人民法院判決吳某柏犯危險作業罪,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
案例3
2022年1月10日,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專職安全員在檢查時發現,某工業園內一間鐵皮搭建的簡易房間內疑似儲存大量的危險化學品。專職安全員將情況匯報給了鳳崗鎮應急管理分局,應急管理分局立即派出執法人員到現場核查,發現面積約25平方米的鐵皮簡易房內儲存有固強粘合劑46桶、樹脂92桶等,產品包裝上均有易燃品標志和危險化學品登記碼。經鑒定,儲存物均系危險化學品。該鐵皮房距離最近的四層廠房不足1.5米,四層廠房內工作時間約有200人上班,距離某員工宿舍不足25米,距離另一座三層廠房不足20米,具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現實危險。經查,現場負責人崔某新未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其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之一第三項規定。東莞市應急管理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公安機關在勘查過程中發現了案件主犯崔某飛。1月14日,公安機關對該案立案偵查,隨后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8月15日,東莞市第三市區人民檢察院認為崔某新為從犯,具有法定或酌定的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情節,決定對崔某新不起訴。8月26日,廣東省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決,主犯崔某飛犯危險作業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案例4
2022年1月15日,河南省新鄉市應急管理局接群眾舉報,某焊工培訓基地在不具備安全培訓條件情況下,未經培訓考試,為張某強、陰某溫辦理了3張焊接和熱切割作業等特種作業操作證。執法人員立即對該培訓基地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培訓基地未經工商注冊、未經應急管理部門批準,不具備特種作業培訓條件,非法偽造、買賣特種作業操作證件。經查,該培訓基地負責人梁某全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規定。2022年1月17日,新鄉市應急管理局依法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該培訓基地負責人梁某全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經法院審理,梁某全犯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獲刑一年零六個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22年12月15日聯合發布《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強令、組織他人違章冒險作業罪的行為方式,危險作業罪的犯罪主體范圍和具體行為認定,安全評價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問題定罪標準等進行了規定,明確了相關刑事政策把握和安全生產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等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