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22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及專利獎授獎名單公布,260項科技成果、85項發明專利、4個科研團隊和一批為行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獲得表彰。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楊為民、清華大學教授駱廣生獲得趙永鎬科技創新獎。楊為民教授聚焦烷基苯和芳香腈生產中的綠色低碳關鍵問題,研發出烷基苯和系列芳香腈綠色低碳生產技術,在海內外52家企業獲得應用,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極大提升了我國烷基苯和芳香腈產業的競爭力。駱廣生教授是我國微化工領域學術帶頭人,他帶領研究團隊探索出了我國獨特的微化工技術路線,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微化工設備萬噸級規模的產業化應用,為我國化學工程領域革命性新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60項獲獎成果中,技術發明獎39項,科技進步獎221項。此外,西南石油大學朱紅鈞等13位同志榮獲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水驅開發注采井筒控制裝備與應用創新團隊等4個團隊獲頒創新團隊獎;脫醇型硅酮密封膠及其制備方法等14項專利獲評發明專利金獎;一種生物柴油的生產裝置及生產方法等71項專利獲評發明專利優秀獎。
獲獎項目中,由中石油完成的天然氣驅油與地下儲氣庫協同建設理論技術創新與工業化項目成為2022年科技進步特等獎的唯一獲得者。據介紹,地下儲氣庫建設是我國“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的關鍵一環,我國在儲氣庫類型上急需新的突破,而利用水驅油藏建設地下儲氣庫在全球還沒有先例。中石油研究團隊歷經10余年攻關與試驗,開辟了驅油協同建庫的先河。在該項目成果的支撐下,我國形成了東北、華北和西北三大油藏型儲氣庫群,建成庫容101億立方米,中心井組原油采收率達到70%以上。2019~2021年,項目成果累計增油119.96萬噸,儲氣庫采氣96.11億立方米,新增產值32.25億元,新增利稅25.43億元。
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等10個項目榮獲技術發明一等獎。全釩液流電池項目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大連融科儲能公司等合作完成,項目團隊原創性地開發出全釩液流電池離子傳導膜、電極雙極板、電解質溶液等關鍵材料,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發明和創新成果。
“希望獲獎單位和個人繼續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勇攀科學技術高峰。同時,也希望廣大石油和化工科技工作者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堅持‘四個面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促進石油和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石油和化工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表彰文件指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