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相關官員表示,該國將不斷鞏固裕廊島能源和化學品生產中心地位,提高其亞洲化學品出口市場份額。未來兩年,新加坡還將有更多的改擴建和新建項目,總資本支出或超10億新元,多家企業的重大投資項目將穩步推進。
2021年,新加坡化學工業(不包括精煉石油產品)占制造業產值的36%,達到525億新元,為2018年以來最高,價格和需求已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水平。目前,耐斯特生物精煉廠擴建、阿科瑪聚酰胺11(PA11)生產設施、沙特基礎工業(SABIC)聚乙烯亞胺(PEI)聚合物工廠、貝克休斯的油田化學品廠和巴斯夫的抗氧化劑工廠擴建等新加坡重大化工投資項目都在有序推進。
EDB相關人士表示,雖然2022年下半年全球建筑和大宗商品成本在上升,但亞洲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品需求驅動力的長期觀點未變,相關投資步伐從未減緩。這些投資也反映了新加坡作為亞洲化學品生產樞紐的事實。在此基礎上,新加坡踐行多種措施,提升化學品出口能力。
新加坡是眾多化企的投資目的地和出口中心。疫情期間,國際供應和分銷鏈的脆弱性充分暴露。為了防止供應鏈中斷,新加坡更加關注跨國公司的供應鏈需求,為其提供特化品和材料。除了疫情影響之外,新加坡還在努力克服普遍存在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繼續與區域內和區域間的經濟體合作,重申強有力的貿易聯系和市場準入。EDB官員提到,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同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今年1月生效。EDB官員表示,歡迎企業在決定投資和建設新的制造能力時利用RCEP等協議,以構建更多元化、更具彈性的供應鏈。
目前,新加坡化學工業的主要出口市場仍然是亞洲。EDB官員表示,該國將努力提高對印度和印尼等新興區域經濟體的化學品出口。外界預計,印度和印尼化學品進口需求將隨經濟增長迅速增加。而從貿易數據中可以看出,新加坡對印尼和印度的化學產品、塑料和橡膠出口占總出口的20%。新加坡將繼續與全球和區域化學公司密切合作,從三個方面滿足印度和印尼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首先,根據印度和印尼兩國獨特的工業和消費者需求量身定制產品應用開發和技術支持。其次,與化工公司合作,增加食品和營養、健康和衛生以及汽車交通等增長領域的生產能力。再次,利用印度和印尼企業在新加坡投資現狀,促進和主辦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在亞洲以外,新加坡還將充分利用自身國家聲譽以及全球創新和人才優勢,加強其全球化學品價值鏈的地位。
新加坡裕廊島聚集了100多家全球化工公司設廠,投資額高達500多億新元,其綠色轉型壓力巨大。為此,新加坡政府將通過行業轉型,實現綠色增長,全面提升裕廊島在煉油、石化和特種化學品領域的競爭力。2021年,新加坡政府發布了“2030年新加坡綠色藍圖”的十年計劃,旨在讓新加坡實現凈零排放的長期目標。其中一個目標是讓裕廊島成為一個可持續能源和化學品產業園,即可持續裕廊島,通過脫碳和可持續增長,使其成為就業和增長的新引擎。這一目標體現了新加坡對能源和化學工業的持續承諾,也將確保裕廊島在煉油、石化和特種化學品領域保持競爭優勢。EDB官員稱,可以設想,未來更可持續的裕廊島將繼續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學品出口樞紐之一。到2050年,當地可持續產品產量將翻兩番,并實現超過600萬噸/年的碳減排。
目前,多家跨國企業正在新加坡投資綠色化學品生產。例如,耐斯特公司宣布了一項投資15億歐元的擴建計劃,建成后將使新加坡工廠成為其最大的可再生煉油廠。阿科瑪的高性能全新生物基PA11工廠預計2022年投產,生產由蓖麻油制成的生物基PA11材料。殼牌公司正在建造一套熱解油改質升級裝置,從而實現將塑料廢物轉化為其位于武公島的石化廠裂解原料,該工廠將每年生產5萬噸經處理的熱解油。
此外,EDB官員表示,新加坡在2017年推出了能源和化學品行業轉型路線圖。當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裕廊島的生產率、效率和運營安全性,包括通過采用先進制造和工業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改造現有的能源及化工公司,并促使這些跨國企業轉型升級。目前,這些方面的進展也很順利。據介紹,巴斯夫投資4500萬美元的農業解決方案生產設施計劃于2022年年內完工,設計處理6種不同的配方技術,將向亞太地區的農民提供該公司的專利作物保護產品。芬美意香料也于2021年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個烹飪和智能蛋白質創新中心。新中心作為亞洲的區域研發中心,是肉類和奶制品替代蛋白的全球專業中心,該中心將創建和開發可持續的創新解決方案,滿足亞洲市場的需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