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623個違反《韓國生活化學產品及生物殺滅劑安全法》的產品被韓國環境部及環境產業技術院勒令退出韓國市場。
據公開信息顯示,這些違規產品大致分為3種類型:
? 產品在申報時符合法規規定的安全標準,但實際售賣時產品中有害物質含量超過安全標準(68個)
? 產品在進入市場前未進行申報合規(543個)
? 產品標簽內容不符合法規要求(12個)
韓國環境部在對此類產品進行行政處罰的同時,也會在官方網站對這些產品進行公示,方便民眾能夠及時獲取產品違法信息,規避由于使用此類不合格產品帶來的風險。
近幾年,不合規的生活化學產品在韓國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主要表現在:
· 2015年不合格產品84件;
· 2016年不合格產品108件;
· 2017年不合格產品114件;
· 2018年不合格產品232件;
· 2019年不合格產品456件;
· 2020年不合格產品543件;
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韓國政府不斷加大了對生活化學產品的監管處罰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月韓國環境勞動委員會再次發出嚴正聲明:韓國政府將嚴格禁止違規產品在韓國市面流通銷售,否則將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并對違規銷售不合格產品的相關網站進行通報整改。
此舉是由于委員會在市場監管中發現,由環境部禁止進口、制造、銷售的生活化學產品再次出現在韓國各大購物網站。產品涉及:
· 超標使用MIT(加濕器殺菌劑事件元兇之一)的汽車內飾材料用涂層劑(MIT含量達到46 mg/kg);
· 不應含有鋁的浴室瓷磚填縫劑(實際鋁含量為4580mg/kg);
· 不應含有鉛的油漆噴霧(實際鉛含量為1.4mg/kg);
· 以及不應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睫毛粘合膠水(實際甲基丙烯酸甲酯200mg/kg)。
總而言之,韓國政府對于K-BPR下生活化學產品的監管將更加嚴格,處罰以及追責力度也會逐步加大。因此,相關產品生產商及進口商需要嚴格執行K-BPR生活化學產品的合規流程,在保證產品的正常售賣的同時還應確保企業的信任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