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應緊張和生產成本持續飆升導致邊際生產商關閉生產線等因素影響下,全球氨價格已達到歷史高點,也導致全球氮肥價格居高不下。目前的異常市場情況給歐洲合成氨和氮肥生產商帶來了嚴峻挑戰。多位國際氮肥巨頭的高管認為,至少在今年下半年,氮肥市場仍將維持動蕩,價格仍將處于高位。
國際氮肥產業鏈保持強勁
2021年年初,在強勁需求、供應緊縮和能源成本不斷上漲的支持下,氨價格開始走強。2021年8月,美國坦帕氨價格飆升至625美元/噸后繼續攀升,至12月達到990美元/噸。這一漲勢持續到2022年,并在2月下旬俄烏沖突暴發后獲得新動能。在關閉烏克蘭黑海港口和對俄羅斯經由波羅的海的航運遭制裁后,全球氮肥市場減少了超過20%的供應。4月氨價格飆升至1425美元/噸,5月回調至1000美元/噸,但價格一直堅挺,至8月升到1100美元/噸。
標普全球農業綜合服務公司旗下的Fertecon發布最新季度氨展望報告稱,全球出口氨供應能力約為2600萬噸,但損失了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委內瑞拉和白俄羅斯的供應近800萬噸,幾乎無法滿足已減少的全球氨需求。
上半年化肥公司業績也表明當前氨和氮肥市場環境非常強勁。
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產商、產能950萬噸/年的CF工業報告稱,上半年調整后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3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97億美元增長261%;總銷售收入為62.6億美元,同比增長137%。雅苒國際是世界第二大合成氨生產商,產能700萬噸/年,上半年EBITDA為28.2億美元,同比增長107%。盡管銷量同比下降,但其強勁的定價推動銷售收入增長74%,達到124億美元。Nutrien報告稱,氮肥業務部門上半年EBITDA為22.3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8.55億美元增長161%;銷售收入為33.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5%。荷蘭OCI報告稱,氮肥部門上半年EBITDA為19.69億美元,較7.82億美元同比增長152%;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8%,達到46.65億美元。氮肥企業銷售額反映了氨市場,尤其是歐洲氨市場的情況。
國際巨頭開始削減氨產量
由于天然氣成本高漲且供應不足,即使氨價格上漲,位于歐洲的國際氮肥巨頭也正在削減氨產量。OCI首席執行官艾哈邁德·埃爾霍希表示:“由于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許多歐洲生產商無法收回其現金成本,尤其是那些無法進口合成氨作為替代品的生產商。”
OCI的合成氨產能總計為390萬噸/年,其中100萬噸/年位于荷蘭的赫倫。OCI表示,因為歐洲天然氣成本暴漲,該公司將荷蘭赫倫的氨產量削減到原先的40%。該公司通過從國外業務和第三方供應抵消了赫倫氨產量削減,所以供應仍然正常。埃爾霍希補充說:“我們能夠在歐洲保證盈利情況下運營下游生產,同時我們繼續向歐洲農業客戶提供必要的氮肥,并向工業客戶提供氮產品。在當前環境下,后者尤為重要。”
雅苒國際58%的氨產能位于歐洲。該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的天然氣成本達到每百萬英熱單位30.8美元,同比增長389%。盡管該公司在北美、印度、澳大利亞和南美的合成氨廠的天然氣成本沒那么高,但該公司的全球平均天然氣成本仍達每百萬英熱單位21.7美元,同比增長244%。雅苒國際已削減了幾家歐洲生產廠產能,涉及氨產能130萬噸/年和成品化肥產能170萬噸/年。
歐洲其他生產商包括北歐化工、巴斯夫、西班牙化肥集團Fertiberia、匈牙利Nitrogenmuvek和羅馬尼亞化肥生產商Azomures也減少了氮肥產量。
氮肥價格或繼續維持高位
對于未來氮肥市場的預測,所有的氮肥生產商都認為氮肥價格仍將維持高位。
CF工業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威爾表示,鑒于高昂的天然氣成本,氮肥價格將不得不上漲。這意味著這些歐洲和亞洲的高成本地區產量將受到限制。直到明年春季,全球氮肥產品供應將非常緊張,尤其是歐洲。
艾哈邁德·埃爾霍希預計,在當前強勁市場條件下,將出現若干結構性問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歐洲天然氣價格將維持高位,結果必然是更多生產廠關閉。我們估計,在歐洲由于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目前1900萬噸/年的氨產能中約有700萬噸/年處于關停狀態。鑒于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相關風險升高,如果產品銷售價格仍低于天然氣生產成本,可能會有更多產能關閉。2026年之前,因新產能增加有限也將使氮肥供應較過去5年更加緊張。從中期來看,出口預計將低于每年300萬噸的水平。”埃爾霍希認為,不過,肥料消費仍會強勁,原因是糧食庫存下降,需要增加糧食產量。
Nutrien公司臨時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肯·塞茨也表示,在歐洲天然氣價格高企以及俄羅斯氨出口受限的支撐下,該公司預計下半年氮肥價格將出現上漲。
在氮肥供應方面,盡管價格高、利潤率高、供應緊張,但沒有生產商宣布計劃建設新的合成氨產能。Fertecon表示,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是一個原因,而當前資本項目高成本是另一個原因。而全社會對脫碳的廣泛推動和投資者對低碳項目的熱情,傳統灰氨項目的長期回報也令人懷疑。Fertecon指出,盡管已經宣布了許多藍氨和綠氨項目,但很少有人收到投資決定或資金,大多數仍處于開發的早期階段。結果是,氮肥的供應仍將處于相對短缺的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