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應急管理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危化品行業基本實現了重大危險源企業聯網監測全覆蓋,重點接入了44萬個監測點位數據,成為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重要示范應用。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儲量大、能量集中,32個省級地區均有分布,一旦發生事故,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防控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的重中之重。”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一司副司長宋宏林介紹說,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完善固化每年兩次消地協作現場檢查,全面施行安全包保責任制等線下管控措施的同時,充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建成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全國7千余家企業、2萬余處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信息全部聯網,持續加強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線上管控。
宋宏林介紹,系統建設運行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建設階段。自2019年起到2020年底,完成全部重大危險源基礎信息、重點動態感知信息、安全承諾信息、關鍵視頻監控信息等數據聯網,先后接入重大危險源罐區1萬余個、高危工藝裝置4千余套。
第二階段是初步應用階段。2021年,堅持“用則立,不用則廢”,圍繞企業值班值守、安全風險預警、監管抽查巡查、企業系統應用等四項基本功能,制定“五項制度”,開發手機端App,深入做好分級巡查抽查、預警信息處置、數據質量治理、信息通報反饋等工作,督促企業落實常態化應用8條規定,各項監測指標在線率均穩定在99.5%以上,每日報警總數由上線之初的2.1萬余次下降至目前的4500余次、降幅近80%,系統預警作用正逐步顯現。
第三階段是深化應用和能力提升階段。今年以來,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要求,啟動實施監測預警系統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圍繞迭代優化重大危險源預警模型、拓展人工智能新技術應用、部署邊緣端監管設備試點建設、深層數據治理和業務培訓等方面,進一步挖掘深度功能,全面提升系統綜合應用水平。
宋宏林表示,系統建成運行以來,為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通過動態監測和自動預警,重大風險防控關口不斷前移,效率明顯提升,在政府監管和企業管理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下一步,應急管理部將堅持功能優化、技術引領、上下聯動、政企協同,持續推動系統完善升級,重點建設重大危險源企業常態化分級監管機制,區分特別管控(紅色)、重點關注(黃色)和一般監管(綠色),實現隨時掌握預警信息、及時動態預警、精準分級管控,進一步提高安全管理質效,科學管控重大危險源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宋宏林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