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 ||
文件號 | 蘇科機發〔2022〕218號 | 制發日期 | 2022-09-07 |
各設區市科技局、教育局,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創造良好的科學研究安全環境,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教育廳依據國家和省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有關規定,組織編制了《科學研究實驗安全風險評估操作指南(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研發機構參照相關要求,認真做好科學研究實驗安全風險評估工作。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教育廳
2022年9月7日
(此件主動公開)
科學研究實驗安全風險評估操作指南(試行)
為進一步加強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研發機構等單位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風險意識,增強風險防控能力,創造良好的科學研究安全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江蘇省生產安全條例》《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技術》(GB27921-2011)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結合全省科學研究實驗安全實際,制定本指南。
1 評估目的
從源頭管控科學研究實驗過程的安全風險,規范實驗和實驗項目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活動,減少或消除實驗室和實驗項目安全事故發生,確保科學研究活動安全有序開展,切實維護科研單位實驗室安全和人員生命安全。
2 適用范圍
本指南主要用于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研發機構等單位的實驗室在科學研究及實驗過程(或實驗項目)中對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和潛在事故后果危險性分析與評價。實驗安全風險評估對象包括實驗場所、實驗材料及設備、實驗人員、實驗操作、預防措施、應急預案等。適用于涉及有危險性的化學品(包括劇毒、易制爆、易制毒等管制類化學品等)、生物、輻射、機電、激光、特種設備等可能存在風險的現有或新增的實驗和實驗項目;也可以用于現有的實驗和實驗項目發生變化的安全現狀評估。
本指南不能替代生物安全、輻射安全風險評估。對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風險、輻射安全風險的項目還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范的要求和規定做專項的風險評估。
3 管理職責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科學研究實驗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對實驗安全風險管控全面負責。分管實驗安全工作的領導是重要責任人,協助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科學研究實驗安全管理工作。實驗室負責人或實驗項目負責人是科學研究實驗安全管理直接責任人,負責對所屬實驗和實驗項目的危險因素和風險等級進行風險評估。單位的實驗室安全職能部門會同科研管理部門組織、檢查、監督和指導實驗安全風險評估工作。
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實驗或實驗項目均應預先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所在單位根據安全風險評估結論和整改措施落實后方可批準是否可以進行實驗或實驗項目。
4 基本程序
4.1 實驗和實驗項目立項后,由項目負責人向所在單位實驗室安全職能部門會同科研管理部門提出安全風險評估申請。
4.2 接到安全風險評估申請后,實驗室安全職能部門會同科研管理部門組織成立由實驗人員、管理人員、相關領域安全專家等共同組成的風險評估小組,制定評估方案。
4.3 評估小組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做出評估結論,并提出建議和措施,形成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表),并將評估結果返回給實驗或實驗項目負責人。
4.4所在單位對審定通過的安全風險評估項目的評估報告進行備案;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實驗或實驗項目,根據業務主管部門的要求,報送業務主管部門審核。
4.5 經審定同意后實驗和實驗項目方可進行。
5 評估內容
實驗和實驗項目安全風險評估內容主要包括:
(1)實驗所涉危險源種類、數量、特性及可能導致(引發)的風險。
(2)實驗場所條件、設施設備、技術及管理人員的滿足與符合情況。
(3)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操作、防護用品配備、安全保障措施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4)安全教育培訓與準入方案、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與措施。
(5)應急預案、安全責任制落實等事項的準備情況。
(6)實驗廢棄物存儲和處置情況。
6 評估流程
基本步驟:前期準備,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選擇評估方法,定性或定量評價,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和建議,做出評估結論,編制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表)等。
6.1 準備階段
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明確評估目標和范圍,組建評估小組,編制各類調查表、準備技術文件(收集國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等),實地調查被評估對象的基礎資料,現場勘察并準確記錄勘察結果。
6.1.1 確立風險評估目標、范圍、評估原則。
6.1.2 成立評估小組。
6.1.3 收集有關資料、進行初步調查分析,包括:
①國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等;②實驗項目基本情況:實驗項目涉及的主要實驗材料(包括化學品/試劑、特種氣體等)的種類,數量,存儲方式、理化性質,危險特性;主要實驗儀器/設備(特別是特種設備)的種類,數量和安全防護;實驗步驟和操作方法;實驗場所防爆、防火、防中毒措施條件和設施情況;實驗人員資質、培訓情況;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及演練情況等;③現場調查情況;④征求專家意見;⑤其他補充信息,如類似安全事故案例等。
6.1.4 制定風險評估方案。
評估小組制定風險評估方案。評估方案的內容一般包括:①評估目的;②評估依據;③評估原則;④評估范圍;⑤任務分工;⑥評估方法;⑦風險評估各階段的工作計劃;⑧實施的時間進度安排。
風險評估方案宜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其授權的分管負責人)簽發實施。
如果相關資料太少,以至于風險評估工作難以開展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入一些減少風險的措施,降低某些關鍵環節的風險,簡化評估方案。
6.2 評估階段
依據風險評估方案開展分析和評價工作。通過危險源辨識與分析、現場調查,并進行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評價。
6.2.1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辨識危險源和各種危險有害因素、識別風險、分析判斷安全風險程度。重點分析和列出危險化學品、實驗步驟和操作方法、特種設備使用、應急處置等方面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6.2.2 選擇評估方法。根據實驗和實驗項目的特點,選擇科學、合理、適用的定性、定量評估方法進行整體性評估與分析。能進行定量評估的宜采用定量評估方法,不能進行定量評估的可選用半定量或定性評估方法。對于不同的實驗階段或環節,可根據評估的需要和實驗環節特征選擇不同的評估方法。必要時,可選用幾種分析評估方法對同一評估對象進行評估,互相補充、分析綜合、相互驗證,以提高分析評估結果的準確性。
6.2.3 定性或定量評價。采用選定的評估方法,結合現場調查,并可參考類似實驗活動的危險、有害因素導致事故發生或造成急性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進行定性、定量評估與分析。
6.2.4 安全對策措施與建議。根據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分析結果及定性、定量分析結果,從實驗場所條件、實驗材料和設備、實驗方法、人員教育培訓、應急處置能力、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6.2.5 評估結論。歸納實驗材料、儀器設備、實驗過程(工藝)、安全管理及防護措施等評價結果;列出實驗項目存在的較大風險,以及應重點防控的危險源和危險有害因素,指出存在的問題,確定危害類別,預測發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擬采取關鍵性安全對策措施及其降低安全風險方面的可行性。
6.3 編制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參照AQ 8001的要求,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的格式見附錄D。
7 重新評估
實驗方案或實驗(工藝)流程如有重大調整或出現原先評估時未發現的重大安全風險,項目負責人應當按照流程重新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及時主動采取有效管控防范措施。
(1)有關政策、法規、標準等發生改變;
(2)發生安全事故或事件后;
(3)采用新設備、材料、方法、人員、環境等發生變化或者改變實驗室結構功能時,包括物質存儲或使用的實驗室分區執行的任務發生改變之前;
(4)變更工作流程。
8 風險等級判定
實驗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一級)、較大風險(二級)、一般風險(三級)和低風險(四級)四個級別。
一級(紅色):重大風險。極度危險,不能進行實驗,應立即補充管控措施,以期降低風險級別,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
二級(橙色):較大風險。高度危險,立即整改,補充管控措施,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
三級(黃色):一般風險。顯著危險,需要整改,建立目標、建立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溝通;
四級(藍色):低風險。較低危險,需要引起注意,及時完善管控措施。
不同風險分析評估方法獲得的結論可能有所差別,應選取風險等級最高的,確定為該項目的風險等級。
實驗和實驗項目采取安全風險分類分級管理機制。風險等級三級以上實驗和實驗項目應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嚴格落實,經單位審核確認后方可開展實驗,相關資料備案。
(附錄A 風險評估流程圖、附錄B 風險評估方法、附錄C 實驗和實驗項目分類和風險等級、附錄D 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的格式均在正文PDF文件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