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要求長江經濟帶所有化工園區明年底完成認定工作,到2025年年底沿江化工產業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和全面治理,嚴禁落后化工產能跨區域轉移,推動重點地區沿江1公里內化工企業搬改關。
深入實施工業污染治理方面,《行動方案》要求,到2023年年底,長江經濟帶所有化工園區完成認定工作。到2025年年底,長江經濟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升,沿江化工產業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和全面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我國將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深入排查整治污水管網老舊破損、混接錯接等問題,推動提升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推進化工行業企業排污許可管理,加大園區外化工企業監管力度,確保達標排放,鼓勵有條件的化工園區開展初期雨水污染控制試點示范,實施化工企業“一企一管、明管輸送、實時監測”,防范環境風險。
《行動方案》提出,強化水上危險化學品運輸環境風險防范,嚴厲打擊非法運輸危險化學品及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等非法排放行為。到2025年年底,船舶水污染物達標排放,依法處置,載運化學品船舶洗艙作業基本實現應洗盡洗。
加強磷污染綜合治理方面,《行動方案》要求,深化長江“三磷”排查整治工作,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監管,推動磷礦、磷化工企業穩定達標排放,加強磷石膏綜合利用。相關省份編制總磷污染控制方案,對磷礦、磷肥生產集中的湖北、貴州等省份,制定更加嚴格的總磷排放管控要求,重點加大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長江干流湖南湖北段、沱江、岷江、烏江、太湖、丹江口水庫等磷污染治理力度。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方面,《行動方案》提出,開展水面漂浮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整治,加強三峽大壩等漂浮垃圾集聚區管理。強化沿江岸線塑料垃圾清理。嚴查塑料垃圾非法傾倒岸線行為。
《行動方案》要求,穩步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圍繞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補給區、地下水污染源及周邊,有序開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結合流域內化工園區整體布局,識別地下水環境風險管控重點,明確環境監管要求。
《行動方案》強調,嚴格落實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加強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紅線管理,健全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用水總量、用水強度控制指標體系,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強化用水定額管理,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大缺水地區非常規水源利用力度。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方面,《行動方案》強調,嚴禁落后化工產能跨區域轉移,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推動重點地區沿江1公里內化工企業搬改關。加快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優化化工園區空間布局,引導搬遷改造企業進入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的化工園區。落實印染、粘膠纖維、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滌綸)、鉛蓄電池等行業規范條件,推動沿江企業綠色發展和提質升級。
2018年,《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印發實施。經過3年攻堅,長江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盡管長江環境質量改善明顯,但部分地區環境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同時,一些地方濕地萎縮,水生態系統失衡,重點湖泊藍藻水華居高不下,水生態保護與修復亟須突破。總體看,長江保護修復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任務依然艱巨。
《行動方案》聚焦持續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深入推進水生態系統修復、著力提升水資源保障程度、加快形成綠色發展管控格局四大攻堅任務,提出了28項具體工作?!缎袆臃桨浮访鞔_,到2025年年底,長江流域總體水質保持優良,干流水質保持Ⅱ類; 長江經濟帶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7%以上,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化肥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