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油的氫能產業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今年來,氫能產業發展逐步加快,傳統能源企業接連加入氫能賽道,在氫能產、儲、運、用等方面不斷能看到油企的身影。
近日,中國海油在氫氣的制備方面也有了新的研究突破。
8月23日,中國海油所屬中國海油氣電集團發布消息稱,我國自主研發首套橇裝天然氣制氫裝置在佛燃能源明城綜合能源站正式投用。
該橇裝天然氣制氫裝置為我國氫燃料車廣泛應用提供了更好的氫能來源方式。
01天然氣制氫計劃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傾斜。
尤其是,面對風、光電的調峰調頻等問題,發展氫能作為二次能源成為了重要選擇。
今年3月份,國家能源局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其中明確指出,氫能開發利用是我國實現零碳排的重要解決方案,需要牢牢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大勢和機遇,加快培育發展氫能產業,加速推進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有了頂層規劃的支持,各大企業在氫能開發和利用方面也加快了步伐。
尤其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轉化更高效、成本更低廉、制備方案更合理的研究隊伍中來。
現在來看,制取氫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煤氣化制氫、甲醇重整制氫、天然氣制氫、電解水制氫、氨分解制氫幾種形式。
而中國海油本次技術突破就是利用天然氣制備氫氣,是聯合西南化工研究院、佛燃能源一起研究實現。
該裝置從燃氣管道就地取氣制取氫氣,在滿負荷條件下,4.8立方米天然氣可以制備11立方米氫氣,且氫氣的純度高達99.999%。
裝置的單位產品消耗、裝置緊湊度等指標均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明城站天然氣制氫規模為1500千克/日,可滿足公交車125車次或物流車250車次的加氫需求。
該技術具有集成度高、自動化程度高、制氫效率高、占地面積小等特點,而且一鍵開停車、一鍵負荷調整的智能化、數字化設計等方面的先進設計讓該技術能夠傲立國際。
除此之外,該套裝置在應用上無須從制氫廠運送氫氣或者使用長輸管道運送氫氣到站點,不僅使氫氣終端成本降低20%至30%,而且還降低了氫能利用中的風險。
集眾多優勢于一身的橇裝天然氣制氫裝置為我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提供了本地化氫源解決方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2另一條制氫路
關于發展氫能,中國海油自從入局新能源領域以來,就曾多次提出過要培育氫能,比如在成立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時,就提出公司重點培育海上風電產業及氫能等清潔能源。
其實,中國海油的氫計劃除了天然氣制氫之外,還有煤氣化制氫。
而且,中國海油在研發煤氣化制氫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中國海油的煤氣化制氫研究可以追溯到2018年,當時中國海油在沒有任何煤制氫同類裝置運行先例和試車經驗的情況下,開始研究煤氣化制氫工藝技術。
經過四年攻關,終于實現E-Gas煤制氫聯合裝置在不同負荷下安全平穩運行。
此裝置具有碳轉化率高、熱利用效率高、耗氧少等特點,最重要的是將煤氣制氫成本降低了20%到25%。
同時,裝置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污水等污染物均實現了達標排放。
該裝置長周期平穩運行的操作經驗為世界發展煤制氫提供了一種新的借鑒方案。
03新的氫能發展空間
除了天然氣制氫和煤氣化制氫,中國海油在海洋也同樣有著氫能發展空間。
目前,海上風電正在從淺海向深遠海跨越,風電總裝機量在增長的同時,電能消納問題也日漸突出。
尤其是在深遠海,如何將深遠海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傳輸到陸地就很關鍵,由于距離遠鋪設電纜成本太高,這個時候就需要將可再生能源電力儲存起來。
在此情況下,海上風電制氫就成為解決海上風電并網消納難、深遠海電力送出成本高等問題的有效方式。
以此來看,中國海油在海上風電制氫方面有著自身的優勢。
其一,中國海油在海洋已經布局了的風電場,并且正在建造深遠海海上風電設備,可以借助風電場就地利用海上風電制氫。
其二,海水資源豐富,利用海上風電等制氫,就地取材利用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對于中國海油而言,發展海上風電制氫也是順應能源結構轉型形勢的一種新的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