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現場隱患找一找
(一)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起重臂作業半徑內不得有人
2.起重作業現場無警戒線
3.現場無指揮人員或指揮人員沒穿黃馬甲且無指揮小旗
4.吊裝地點下方有雜物
5.現場無監護人員
6.施工現場亂
7.吊裝箱邊框上無警示標識
8.施工人員站在吊裝物上
(二)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現場雜亂
2.現場周圍無警戒線,無警示牌
3.無監護人員
4.有人員攀于吊鉤
5.登高人員無安全帶
(三)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沒有靜電接地
2.現場雜亂
(四)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鐵屑未及時清理,易造成鐵屑飛濺傷人
2.沒有設置安全警示
3. 應設置專門操作人員
4.應加裝防護裝置
(五)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吊車起重臂作業半徑內不應該有人
2.起吊現場應該拉警戒線
3.應該清理通道及吊裝地點上的雜物
4.吊裝箱邊框上應貼有黃黑相間的警示標識
5.吊車起重臂作業半徑內不應該有人
6.未設置警戒區域及警戒標識,無監護人員或監護人員不盡職
7.現場有其他人員進入
8.現場有人未帶安全帽
(六)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起重臂作業半徑內不得有人
2.起重作業現場無警戒線
3.現場無指揮人員或指揮人員沒穿黃馬甲且無指揮小旗
4.吊裝地點下方有雜物
5.現場無監護人員
6.施工現場亂
7.氣瓶堵住消防栓
8.氣瓶無固定
9.氣瓶標記不規范
10.氣瓶顏色不規范,銹蝕嚴重
11.氣瓶安全附件缺失,無減震圈
12.氣瓶存放不符合規范,不能露天存放
13.無安全警示標識
14.施工人員勞保穿戴不規范
15.交叉作業
(七)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吊裝現場雜亂
2.吊裝半徑內有人
3.吊裝區域未拉警戒線
4.吊裝現場無監護
5.相鄰吊車車間距過小
6.現場有積水
(八)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吊鉤固定不規范
2.無防止吊鉤滑脫部件
(九)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氣瓶離消防炮太近
2.現場氣瓶倒放,并且都沒有設置保護圈
3.現場氣瓶線擺放雜亂
4.現場垃圾隨地擺放,沒有及時處理
(十)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電箱未上鎖
2.電焊機沒有保護措施
3.電焊機在動火裝置內
4.電焊機與動火點距離近
5.電焊機與電箱距離過近
6.電箱和電焊機未接地線
(十一)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露天使用的用電設備、配電裝置應采取防雨、防雪、防霧和防塵的措施
2.移動使用的配電箱(板)應采用完整的、帶保護線的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或護套軟線作電源線,同時應裝設漏電保護器
3.在使用移動式的I類設備時,應先確認其金屬外殼或構架已可靠接地,使用帶保護接地極的插座,同時宜裝設漏電保護器,禁止使用無保護線插頭插座
4.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線口和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底面
5.配電箱、開關箱應有名稱、用途、分路標記及系統接線圖
6.配電箱、開關箱箱門應配鎖,并應由專人負責
7.配線箱應有安全標示
(十二)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氣瓶安全附件缺失,無減震圈
2.氣瓶標記不規范
3.氣瓶顏色不規范,銹蝕嚴重
4.氣瓶放置在消防通道內
5.氣瓶存放不符合規范,不能露天存放
6.氣瓶放置無固定
7.無安全警示標識
8.無滅火器材
9.氣瓶放置離焊機太近
(十三)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柱腳螺栓未按要求防腐
2.接地線不符合規范
3.露天使用的用電設備、配電裝置應采取防雨、防雪、防霧和防塵的措施
(十四)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現場雜亂
2.勞保穿戴不合格
3.交叉作業
4.登高人員無安全帶
5.電焊亂放
(十五)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施工現場亂
2.現場無監護人
3.施工現場無滅火器
4.線路交叉且亂
5.氣瓶無固定
6.氣瓶標記不規范
7.氣瓶顏色不規范,銹蝕嚴重
8.氣瓶安全附件缺失,無減震圈
9.氣瓶存放不符合規范,不能露天存放
10.無安全警示標識
11.氧氣瓶、乙炔瓶安全距離不夠
(十六)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 氧氣、乙炔瓶安全附件缺失:無減震圈或減震圈不符規范;《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第50條 氣瓶附件包括氣瓶專用....瓶閥、瓶帽、液位計、防震圈、緊急切斷和充裝限位裝置等
2.氣瓶顏色不合規范,銹蝕嚴重
3.氣瓶標記不規范
4.放置氧氣瓶固定不符合規范,有滑跌翻滾的危險
5.氣瓶與配電箱距離太近
6.現場雜亂,無安全標示
7.現場無消防器材
8.氣瓶使用過程中不得倒放,應直立放置,并由放置傾倒的措施
9.氣管與電線交叉
(十七)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現場線路雜亂
2.電箱未上鎖
3.電箱周圍未設警戒線
4.現場垃圾亂擺放未及時處理
5.現場有易燃物品
(十八)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配電箱、開關箱箱門應配鎖,并由專人負責
2.配電箱、開關箱無安全標示
3.配電箱、開關箱無名稱、用途、分路標記及系統接線圖
4.移動使用的配電箱、開關箱應采用完整的、帶保護線的多股銅芯橡皮保護套軟電纜或護套軟線作電源線,同時應裝漏電保護器
5.現場配電箱應有防雨設備
6.接地線不規范
7.配電箱應一線一開關
(十九)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人員未佩戴防護眼鏡
2.現場無監護人員
3.現場無監火人和滅火設備
4.動火現場有油漆桶
5.動火現場雜亂
(二十)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現場沒有監護人
2.現場氣瓶管、電纜線、繩子等線繩混放在一起
3.氧氣管、乙炔管、電纜線等在動火點下方,焊渣直接觸碰其上,須避免
4.現場沒有看到消防設施器材
5.動火人的操作姿勢錯誤,不穩固,且長時間后易使下身發麻
6.焊接件沒有擺放穩固
7.現場管件擺放雜亂
8.作業現場未留安全通道
9.現場應該設置安全警示標識
10.露天使用的用電設備、配電裝置應采取防雨、防雪、防霧和防塵的措施,防雨措施不到位
(二十一)指出現場不規范的操作
1.現場凌亂
2.多處施工,監護人員少
3.監護人員無佩戴明顯標志
4.現場無備用滅火器材
5.施工現場多處積水
第二部分:隱患隨手拍
NO.1
隱患介紹:安裝設備設施未執行“三同時”安全要求,且堵塞通道
解決措施:嚴格執行“三同時”安全要求,且保持安全距離,嚴禁堵塞通道
NO.2
隱患介紹:橋梁蓋梁施工通道不規范
解決措施:請規范高處作業上下通道 、防護固定措施需強化
NO.3
隱患介紹:鋼筋加工場內,電線亂拉設無套管保護
解決措施:設置電纜防護槽進行保護
NO.4
隱患介紹:對拉鋼絲繩卡扣過少,不滿足規范要求
整改措施:按鋼絲繩直徑要求增加鋼絲繩卡扣數量
NO.5
隱患介紹:蓋梁施工平臺通道搭板出現探頭現象
整改措施:加強通道搭板固定措施并定期檢查
NO.6
隱患介紹:橋梁墩柱施工平臺過于簡易
整改措施:加裝平臺防護圍欄
NO.7
隱患介紹:電焊機一次側電源接線沒有遮攔
整改措施:電源接線處加裝防護遮攔
NO.8
隱患介紹:電器開關安全通道被作業平臺堵塞,緊急情況無法順利關閉電源
整改措施:將作業平臺移動,留足足夠的通道,并保證通道通暢
NO.9
隱患介紹:切割管件,未固定,存在傷腳風險
整改措施:按照切割操作要求固定管件,佩戴防護用品,標準化作業
NO.10
隱患介紹:現場安全防護不到位、無安全警示標牌標識、無警戒繩、電氣設備或電纜隨意擺放、材料凌亂、不符合現場文明施工要求
整改措施:建議立即修復安全防護欄,設置警示標牌標識,材料等設備分類堆放整齊,經現場安全技術交底并確認后進行作業
NO.11
隱患介紹:此牌警示標識排序有誤
整改措施:按照《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2894-2008)之9.5的要求:多個警示標志在一起設置時,按照警告,禁止、指令、提示類型的順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
NO.12
隱患介紹:高處作業未掛安全帶;打磨作業未正確使用面罩;錘子等工具散放在腳手架
整改措施:高處作業必須100%系掛安全帶;使用砂輪機打磨作業,必須正確使用面罩防護臉部;工具和小構件需放置在工具桶里,防止高空墜物
NO.13
隱患介紹:該作業場所屬于防爆場所,燈具使用的也是防爆燈,燈罩內有密封圈存在;估計安裝的時候未安裝好,失去其防爆作用
整改措施:檢查后重新安裝,確保其防爆性能
NO.14
隱患介紹:高處作業不掛安全帶,腳手架作業層無防護欄桿,擋腳板
整改措施:腳手架底端加防傾倒措施,作業層加裝護欄
NO.15
隱患介紹:叉車違規停放安全通道、叉齒未放下、手剎未拉、車鑰匙未帶走、叉車左后部有擦痕
整改措施:1. 參加培訓一周并考核合格后上崗(每日下午下班后到安全科報到參加學習)
2. 就擦痕和違章問題責任人寫出書面情況
3. 叉車擦痕維修損失由責任人所在車間承擔
4. 相關情況及處理通報全公司
NO.16
隱患介紹:汽機房鋼性梁間孔洞過大,且鋼格柵未固定,存在安全隱患
整改措施:加裝合適大小的鋼格柵,并固定牢固。整改前應在孔洞處設置硬質安全圍欄,并掛安全警告標志
NO.17
隱患介紹:液氨儲罐區的廢氣經安全閥直排大氣,未經吸收裝置吸收后排放
整改措施:在屋頂安裝吸收裝置進行吸收處理
NO.18
隱患介紹:蒸汽安全閥出口無警示、無防護
建議整改:設置高溫警示、設置防護欄
NO.19
隱患介紹:1. 涼水塔無上下安全通道
2. 涼水塔頂部未設置檢修平臺和護欄
3. 涼水塔風扇扣未設置防護網或高護欄
4. 涼水塔側面開口未封堵
5. 涼水塔附近化學品通未回收保管
整改建議:1. 涼水塔安裝上下樓梯
2. 涼水塔上部安裝平臺和護欄
3. 涼水塔風扇上方加防護網或周邊加高護欄
4. 涼水塔側面開口封堵
5. 涼水塔附近化學品桶用后需回收妥善存放。
NO.20
隱患介紹:孔洞未用蓋板封閉或搭設安全圍欄防護,存在高處墜落隱患
整改措施:按要求及規格制作孔洞蓋板封閉或搭設安全圍欄做好防護
NO.21
現存問題:風扇葉輪無防護罩,易造成人員受傷
整改措施:前后加裝防護網,防止異物進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