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德國等西方國家與中國發生貿易戰,德國所受經濟損失將是英國脫歐帶來損失的6倍。”德國《世界報》9日報道稱,總部位于慕尼黑的德國Ifo經濟研究所周一公布的一份報告經過分析后得出上述結論 。
Ifo經濟研究所的報告顯示,若與中國進行貿易戰,最大的輸家將是汽車行業,德國汽車制造業產值將減少8.5%(相當于83.06億美元)。運輸設備制造商和機械設備制造商也將受重創,產值分別減少15.29億和52.01億美元。
中國是迄今為止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領先于荷蘭和美國。2021年,德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1423億歐元的商品,出口了價值1037億歐元的商品。
報告稱,據估算,如果雙方均采取更高的進口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措施,會使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81%。而這還僅僅是可預期到的損失的下限。如果德國企業將生產鏈全面遷回德國,德國GDP將下跌接近10%。報告作者之一弗拉赫認為:“去全球化不僅將使失業率升高,經濟增長率下降,而且最終還會損害這個國家的政治穩定。企業不應在非必要情況下離開重要貿易伙伴。”
報告還模擬了歐盟與中國在貿易方面“脫鉤”等五種可能情景。報告認為,歐盟和美國達成貿易協定可以緩沖與中國“脫鉤”給德國和美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不能完全抵消損失。美國投資公司哥倫比亞螺紋針的投資策略師庫廷警告,“脫鉤”會讓整個世界陷入深度衰退。
在美中關系持續緊張,美國不斷慫恿盟友與中國“脫鉤”的大背景下,上述報告引發德國媒體廣泛關注。德國電視一臺以“與中國的經濟戰爭代價高昂”為題報道稱,與中國的貿易戰將對德國產生巨大影響。《明鏡》周刊稱,與中國經濟“脫鉤”意味著德國將遭受重大損失。一方面,銷售市場將崩潰,另一方面,德國工業的初級產品和原材料將變得更加昂貴。
德國《商報》上個月曾報道稱,盡管德國政客和研究機構有各種擔憂,但幾乎沒有任何德國企業愿意錯過中國的發展機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