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河南平煤神馬聚碳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聚碳酸酯(PC)產品進入市場,至此我國PC產能躍上280萬噸/年臺階,行業發展進入全面過剩時代。雖如此,進口PC產品每月依然維持在10萬噸以上,結構性矛盾繼續掣肘PC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產能大幅增加
據統計,2015年,我國PC產能僅61萬噸,只有少數的幾家企業具備生產能力。2018年后,行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產能大幅增加。隨著河南平煤神馬公司投產,我國PC總產能達到283萬噸/年,比2015年增長360%以上。
尤其是近半年來,PC新裝置投產較為集中。除平煤神馬PC新裝置外,3月初海南華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6萬噸/年PC裝置開車運行,2021年12月中沙石化26萬噸/年PC裝置投料試車成功,半年時間產能增加62萬噸。從目前情況來看,PC產能飽和,行業進入過剩階段,開工率在55%左右。
產能大幅增加也改變了PC行業的流通格局。此前華東地區一家獨大,近幾年隨著華北、華中、西南各地區PC生產企業新裝置陸續投產,華東產業重心明顯走低,帶動PC生產重心向全國各區域擴散。
未來,行業依然有多家企業規劃新產能,比如廣西華誼新材料有限公司20萬噸/年、吉林市星云化工有限公司一期24萬噸/年、龍江化工26萬噸/年等裝置。如果這些項目都能按期投產,PC行業產能過剩加劇,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進口居高不下
2021年,我國PC自給率大幅提升,PC進口量也首次下降。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PC進口量為150.11萬噸,較2020年減少12.87萬噸,較2019年減少9.79萬噸。
但我國仍是全球最大的PC凈進口國。今年一季度,國內PC進口量達到37.23萬噸,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去掉出口的7.11萬噸,凈進口量依然高達30.12萬噸。4月份,PC進口量也在11.6萬噸。一邊是國內產能釋放,一邊是將近一半需要依賴進口,根本原因是我國PC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大多數產能同質化嚴重、大都集中于中低端市場,因此高端產品缺口較大,我國需要大量進口。
而伴隨我國PC產能的釋放,出口量也逐步提升。2021年,我國PC月出口量在2.5萬~3.1萬噸,累計出口量為33.99萬噸,較2020年增加8.87萬噸,同比增長35.31%,較2019年增加8.33萬噸,同比增長32.46%。但受制于行業結構性矛盾,難以快速打開國際市場,出口量難有大幅增長。
需求未能同步
近年來,亞洲PC需求增長強勁。PC主要消費區域集中在東北亞、北美和西歐地區,2020年三地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81%。其中,東北亞地區的消費量占據世界總消費量的半壁江山。由于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PC市場已基本飽和,需求增速明顯放緩,未來全球PC的消費增長將主要依賴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
因此,我國成為國際PC巨頭必爭之地,科思創等加快在國內項目的推進,而國內企業也紛紛投身到PC行業中來。但國內下游電子電氣、汽車、建筑等行業增長速度難以追趕PC產能的擴增速度,導致市場供大于求。
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2021年國內PC表觀消費打破了一直增長的勢頭。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PC表觀消費只有221.85萬噸,較2020年減少19.95萬噸,同比下降8.25%,較2019年減少11.28萬噸,同比下降4.84%。
針對當前PC行業現狀,專家建議生產企業要加快技術創新步伐,聚焦高端產品,大力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同時在提升產品品質和降低生產成本上做文章,積極增加產品認證進而替代進口需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切實減少對外依賴度。此外,還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減輕國內市場產銷壓力,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