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2022石化產業發展大會油氣分論壇以線上方式舉行。與會嘉賓圍繞當前行業形勢、海洋能源與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大宗商品與經濟周期等議題展開交流,并對行業未來發展進行了預測。專家表示,從短期來看,油氣特別是成品油市場需求受國際形勢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處于低位,將于下半年迎來一定反彈,但仍然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而長期來看,行業受“雙碳“政策的約束,面臨市場階段性、結構性供應過剩的風險,行業對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將更加迫切。
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姜學峰介紹,我國上半年GDP增速為3.5%,而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的落地,以及基建等穩增長重點領域發力,下半年宏觀經濟將實現6%~6.5%的增速,成品油的市場需求也將隨之回暖。其中,汽油消費量預計可達8580萬噸,環比提高約11.5%;柴油則受重大基建項目開工、貨運物流恢復影響,預計下半年消費量可達1.03億噸,較上半年回升約10%;航空煤油的的需求最早將于8月份達到相對峰值,整個下半年煤油消費1280萬噸,較上半年回升約330萬噸,環比增幅35%,仍然遠低于疫情前水平。
同時,從供應方面來看,成品油的供應結構沒有明顯變化。上半年成品油產量1.97億噸,高于需求量1892萬噸,剔除凈出口后估計成品油累計漲庫700萬噸。姜學峰表示,下半年國內成品油產量預計高于需求量1600萬噸以上,整體市場仍將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如果出口量持續低于水平,成品油將面臨庫存繼續上漲的風險。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高級專家謝朝剛表示,從長期來看,我國煉油能力正處于新一輪較快增長周期。2021年全國煉油能力9.1億噸/年,產能過剩約2億噸;預計2025年煉油能力將增至10.2億噸/年,未來煉油能力過剩問題將更加突出。而另一方面,隨著發動機技術的發展,以及各大汽車廠商紛紛布局新能源汽車,成品油消費需求將進一步下降。
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葉海超認為,“雙碳”戰略的實施將限制化石能源的需求,同時,節能技術的發展和清潔能源的使用,也將擠占化石能源的發展空間。據有關部門推算,在可持續發展情況下,我國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天然氣需求將在2040年左右達到峰值,然后將快速下降。而到2030年以前,油氣勘探開發還將保持活躍,因此從長期來看,油氣供過于求的局面將更加明顯。我國油氣企業要加快石油工程業務低碳化和布局低碳能源服務業務,在保證油氣供應安全的基礎上,加快新能源與油氣業務協同發展,促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會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董大忠和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石油天然氣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郭勝偉分別從非常規天然氣、海洋能源兩方面展示了中國能源轉型發展的未來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