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19日,以“參與和融入全球貿易:促進化學工業發展與貿易合規”為主題的監控化學品貿易管理培訓在南京舉辦。培訓由中國監控化學品協會(CCCA)與美國佐治亞大學國際貿易與安全中心(CITS)主辦,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承辦,旨在推動化工企業履行國際化學品擴散險義務,幫助相關企業了解歐美監控化學品貿易法規、建立和完善內部管控機制從而在國際貿易中規避相關風險。來自化工生產企業、國際貿易公司、相關管理機構的110多名代表參加了培訓。
CCCA秘書長伊國鈞主持會議。
江蘇省經信委李健處長致歡迎辭。
CITS主任Scott Jones博士致辭。
工信部安全生產司副司長、國家禁化武辦副主任張衛做主旨發言。她指出:中國是化工生產和貿易大國,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實施“一路一帶“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監控化學品貿易企業如何正確運用國際貿易規則,建立內部合規機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監控化學品貿易培訓,使企業熟知和遵守相關法規和國際規則,不僅是履約和履行國際義務,也是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享受貿易便利化、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塑造世界經濟發展新秩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美國佐治亞大學國際貿易與安全中心(CITS)Scott Jones博士做題為“化工行業的化學威脅與意義"、“執行強大的內部合規計劃(ICP)"的演講。他強調化工產品的多種風險、大型供應鏈和多樣客戶群的風險、使用化學品的非國家行為體日漸增多的風險,是化學品貿易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企業只有具備前瞻性,了解跟蹤國家需求、了解供應鏈、做好客戶盡職調查,建立強大的內部合規制度并有效實施,才能在全球貿易中防范風險。
CITS的Julie Thompson博士解讀了“國際危險化學品框架"。她說:《公約》附表化學品許多不屬于危險化學品,因此未列入國際危險化學品管范之內,比如:《鹿特丹公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澳大利亞集團”的化學品清單包括64種,其中39種與《公約》規定相同,除化學品外,“集團”還對化工防腐設備進行管控。企業需要充分了解其生產或交易的化學品和設備是否屬于管控范疇,尤其在與國外企業從事貿易和投資時,需要充分了解該領域法規和國外企業的做法,才能規避貿易投資風險,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涉外法律所副所長郭成龍博士做題為“中國外貿形勢和政策導向"報告。他認為,面對當前嚴峻的外貿形勢和國際社會對化學品貿易管控力度不斷提升,我們一方面要優化化學品尤其是監控化學品企業布局,提升監控化學品貿易的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推動重點行業企業走出去。
工信部安全生產司、國家禁化武辦高志雷先生介紹說:中國監控化學品進出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進出口許可證制度、指定公司專營制度、源頭管理措施、部門管理協調機制。監控化學品進口審批程序包括企業提交申請、省級禁化武辦確認并公示、國家禁化武辦批準、商務部頒發進口許可證、海關驗放等。 但監控化學品貿易的企業普遍反映,此程序復雜、繁瑣,涉及多個部門。這表明我國監控化學品在進出口管理體制、法制建設和管理水平上還有提升空間。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Randy Beatty博士介紹了“美國出口管制體系"、“核擴散風險評估:終端用途/終端用戶分析"。 在美國由多個政府機構分管進出口。商務部負責雙用途材料/設備/技術;核管會負責核材料及特別設計或制備核設施與設備;國務院負責武器出口;能源部負責與特種材料生產有關的技術。雙用途出口許可有嚴格的技術和政策審查,以及機構間審查。美國審查要求企業提供ICP,出口企業要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終端用戶的產品專利、有無被制裁記錄、有無伊斯蘭國背景。企業自覺執行ICP并保存審查記錄,是規避失控風險的有效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