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污染物和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統籌融合,促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治理協同增效,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減污降碳源頭上的防控作用,省生態環境廳于2021年12月印發了《江蘇省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碳指南》)。
《碳指南》實施以來,全省已有10個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設置了碳排放專章,涵蓋了鋼鐵、電力、化工、印染等行業。根據《碳指南》,碳排放專章一般包括五方面內容:
一是總則。包括評價依據、評價標準、評價范圍以及建設項目碳排放政策符合性分析等內容,重點分析建設項目碳排放與相關政策的相符性,確定碳排放核算邊界,選擇合適的碳排放績效作為評價標準。
二是分析碳排放水平。包括碳排放源分析、碳排放源強核算以及碳排放水平評價等內容,重點識別碳排放源,從燃料燃燒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排放、凈購入電力和熱力排放三個方面,開展碳排放量核算,分析建設項目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三是論證碳減排措施及其可行性。包括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以及碳減排措施的經濟技術可行性,重點是提出針對性的碳減排措施,分析論證措施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
四是制定碳排放管理與監測計劃。包括排放清單及管理要求和監測計劃,重點是編制建設項目二氧化碳排放清單、明確管理要求,提出建立碳排放量核算所需參數的相關監測計劃和管理臺賬的要求。
五是給出碳排放評價結論。從碳排放政策符合性、碳排放情況、減污降碳措施及可行性、碳排放水平、碳排放管理與監測計劃等方面進行總結,明確建設項目碳排放水平是否可接受的結論。
從實施情況看,建設單位強化了碳減排責任主體意識;評價單位通過編寫碳排放專章,積累了實戰經驗;評估單位通過評估碳排放專章,更加規范了碳評價要求;審批部門通過碳排放專章,掌握了項目碳排放水平,嚴控重點行業項目準入。但《碳指南》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碳排放績效數據不足、碳減排措施針對性不強、培訓不到位等問題。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碳排放績效。積極參與生態環境部等組織的碳排放績效研究,重點開展鋼鐵、水泥、火電、印染等行業碳排放績效研究,適時發布具有江蘇行業特征的碳排放績效。
二是推進先進碳減排技術措施應用。搜集、調研省內外已實施的碳減排工程案例,從投資、工藝、規模、成效等方面進行評估,篩選出適合江蘇重點行業的碳減排技術并推廣應用。
三是完善激勵獎懲措施。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減污降碳工程項目建設、技術產品研發應用。大力推行“環保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環保企業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加大對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碳減排類項目的支持力度。
四是加強對開展碳評價項目跟蹤落實。定期調度并督促重點行業項目碳減排措施落實,及時開展降碳效果評估。跟蹤碳排放管理與監測計劃,對項目碳排放情況進行有效監管。
五是加強宣傳培訓力度。省生態環境廳將面向全省審批人員、評估人員、技術人員開展一次《碳指南》培訓,明確工作程序、內容及要求,并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點、疑點進行解答,積極推動《碳指南》有關要求落到實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