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并取得圓滿成功。隨后,神舟十四號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依次全部進入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在天宮空間站建造以及神州十四發射過程中,多種化工新材料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神舟十三號任務起,我國航天員要實現常態化長周期在軌駐留,長周期大溫差下的艙體溫度控制成為難題之一。特別是在空間站建造階段,神舟飛船將處于外部極端的高低溫環境,給航天員健康和飛船設備正常工作帶來了嚴峻考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突破了飛船外避熱控涂層光熱性能選擇性設計與調控、熱控材料空間穩定性設計與大型復雜結構界面結合控制等關鍵技術,為空間站建造階段的神舟飛船設計研制了低吸收低發射型熱控涂層。這種涂層材料自身具有較低的太陽光吸收特性,可有效減弱太陽輻照導致的溫度升高;還具有較低的紅外發射率,可有效阻隔飛船內部向外部深冷環境的輻射漏熱,避免艙內溫度的不斷降低。這款控溫“外衣”可保障神舟飛船在長期極端高低溫外部環境下,依然能夠讓艙內處于適宜溫度范圍。
北化研究院集團防化裝備研究院研制生產的航天員用防毒面具、航天員用防護面罩、系列除臭罐、空間站環控生保凈化裝置以及神舟飛船發射現場專用防護服5款產品為本次發射任務保駕護航,為航天員在太空長期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神舟十四號發射還搭載了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制的長壽命低比值無機熱控涂層、耐高溫隔熱材料與組件、返回艙舷窗防燒蝕污染涂層、姿控發動機熱防護材料、艙內通道照明和儀器儀表等多種載荷表面高輻射熱控涂層、舷窗玻璃及光學涂層、消雜散光涂層、不銹鋼灰色化學轉換熱控涂層、返回艙防熱天線窗等十余種涂層與部件,給航天器穿上全方位“護甲”。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制的有機溫控涂層、導航用陀螺油也助力神舟十四成功發射。中國電科23所為此次飛行任務配套了宇航用高溫導線、高速數據電纜、螺旋電纜、低噪音電纜、高溫800℃電纜等多款產品,為空間站搭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神州十四推進艙內安裝有發動機,為飛船提供動力、通訊和能源保障。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了推進艙里的主承力結構研制,包括承力截錐和氣瓶安裝支架兩款產品,為神舟十四攜帶到太空的燃料提供支撐和接口。這兩款產品都是由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承力截錐雖然自重只有30多公斤,卻可以承載幾噸的重量。
面窗組件是宇航員在外太空活動時觀察外界的窗口,可以說是宇航員的“眼睛”。此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有兩套面窗產品為鄭州大學研制,一套是發射過程中航天員所穿的艙內服面窗,一套是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作業所用的新一代航天面窗。
據介紹,神舟十四號飛行任務期間將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天宮空間站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
其中,問天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態、生物技術和變重力科學等實驗柜,能夠支持開展多種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空間條件下的生長、發育、遺傳、衰老等響應機理研究,以及密閉生態系統的實驗研究,并通過可見光、熒光、顯微成像等多種在線檢測手段,支持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等多層次生物實驗研究,還支持開展不同重力條件下生物體生長機理的對比研究。
夢天實驗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配置了流體物理、材料科學、燃燒科學、基礎物理以及航天技術試驗等多學科方向的實驗柜,支持開展重力掩蓋下的多相流與相變傳熱、基礎燃燒過程、材料凝固機理等物質本質規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實驗研究。同時,在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的基礎上,將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氫鐘、銣鐘、光鐘組成的空間冷原子鐘組,構成在太空中頻率穩定度和準確度最高的時間頻率系統,開展引力紅移、精細結構常數測量等前沿的科學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