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4日晚間,孟加拉國東南部吉大港附近一個內陸集裝箱堆場發生火災并導致爆炸,火災造成至少49人死亡、100多人受傷。起火原因尚不能立即確定。
新華網報道稱,當地官員介紹,起火的集裝箱堆場位于距離吉大港40公里的希達貢達鄉,由一家荷蘭和孟加拉國的合資企業運營。堆場里有大約4000個集裝箱,其中一些存有化學品。
一個存放雙氧水的集裝箱起火,而后延燒到存放硫磺和其他化學品的集裝箱,引發多次爆炸。4公里之外都能感受到爆炸發生,集裝箱堆場周圍建筑的玻璃被震碎。
火災發生后,消防員和軍人趕赴現場滅火救援。另外部署250名軍人用沙袋圍堵泄漏的化學品,以防流入海中。
據Ekattor電視臺報道,截至5日晚上,死亡人數已達到49人,100多人受傷,隨著救援工作展開,死亡人數可能攀升。
近年來,孟加拉國嚴重的的工業災難時有發生。2010年,達卡舊城一所非法儲存化學品的房屋發生火災,造成至少123人死亡。
工業火災在孟加拉國較為常見,并且經常被歸咎于安全法規不完善。
有學者指出,這次火災和爆炸產生的火焰、煙霧和物體碎片的蔓延半徑可達到2.5公里,而周圍10公里半徑內空氣質量都將間接受到影響。距離事故現場4至5公里左右的居民表示爆炸時感受到了震動,居住在倉庫周邊的民眾也表示感覺到眼睛不舒服。
事故原因尚在調查,不過在這起事故中文字介紹、新聞圖片,我們不難發現折起事故中的眾多安全隱患:危化品管理不善、個體防護錯誤、應急操作失當等。
危化品存儲不善,擴大事故影響
堆場里有大約4000個集裝箱,其中一些存有化學品,一個存放雙氧水的集裝箱起火,而后延燒到存放硫磺和其他化學品的集裝箱,引發多次爆炸,集裝箱堆場周圍建筑的玻璃被震碎。
個人防護不到位,危及救援人員健康
化學品爆炸事故現場,救援人員僅佩戴頭盔等用作防護,未能穿戴對應級別的防護裝備。
孟加拉國消防局稱,14位死者的身份得到確認,至少有9名消防隊員不幸遇難。
應急救援操作不規范,加重事故危害
化學品起火時,各類化學品依照危險性質,存在不能用水滅火的問題,大量水撲滅時,可能引發更多的爆炸、燃燒事故。
相關的大爆炸事件
2015年8月12日22時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本次事故中爆炸總能量約為 450 噸 TNT 當量。造成165人遇難(其中參與救援處置的公安現役消防人員24人、天津港消防人員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業、周邊企業員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蹤(其中天津消防人員5人,周邊企業員工、天津港消防人員家屬3人),798人受傷(傷情重及較重的傷員58人、輕傷員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輛商品汽車、7533個集裝箱受損。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劇烈爆炸,總共造成200多人死亡、6500多人受傷,約30萬民眾無家可歸。
鄰人失火,自查爐灶。我國是世界化工大國,化工事故名單也是一長串,血的教訓也是一籮筐,我們更要把別人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看待,決不能當成故事一看了之、當成悲劇一嘆了之,僅有“哀之”的觸動,而無“鑒之”的行動。
即時開展事故類比隱患排查
各單位應即時組織開展事故類比隱患排查。從儲存數量、倉儲設施、特殊作業、人員及制度等方面排查危化品儲存安全,還應舉一反三排查爆炸性化學品的生產和儲存,特別要嚴格排查涉及爆炸性化學品的反應安全、自動化控制、中控室安全、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存在的風險。
精準落實風險管控措施
風險控制層次論指出,不論風險高、中、低,最好的管控方法是消除風險,然后是通過設計、工程或隔離措施降低風險,最后才是行政管理、個體防護等。
因危化品固有的理化特性,只有持續降低和控制其風險,才能保證安全。譬如,盡量減少有害物資數量或以更安全的物資或工藝替代、在更平和的環境下反應和運行、以統籌規劃和布局避免多米諾效應、優化和堅固設備設施以承受干擾容錯、以安全聯鎖防止人為過錯、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等,都是經過實踐驗證了的有效措施。
推進以事故為鑒的立法立規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已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提出防范化解系統性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的系統性策略。目前即將發布旨在強化生產、貯存、使用、經營、運輸和廢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法》等。
單位層面應充分吸取爆炸事故的教訓,完善本單位的應急預案,使其充分適應各個層面、場合的應急需求。
做好案例分析研究以警示
墨菲定律揭示,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因為人們容易“犯錯誤”的天性所致,同時又因人們的“健忘”而“屢錯屢犯”。基于真實案例做全面深入的分析,制作事故檔案、教育視頻等以警示后人,意義重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