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通報一:突發!2022年6月1日早上6:30左右,湖南省長沙縣星沙街道一早餐店發生火災并引發燃爆事故,消防、公安、衛健、應急等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經初步了解,目前事故造成1人死亡,13人受傷,傷者已緊急送醫院救治,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事故通報二:2022年5月31日,山西運城芮城縣一化工廠在停產檢修設備期間發生爆炸,造成3人遇難3人受傷。事故發生在芮城縣工業東街附近,周邊一工廠員工稱,事發時間為下午2點多,爆炸的聲音特別大。他3點多出門時,看到工業東街附近被封鎖起來,有工作人員駐守,消防也在現場。目前現場救援已經結束,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請繼續關注官方報道。
事故通報三:5月31日上午,浙江上虞化工園區浙江美諾華藥物化學有限公司發生爆炸,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火災事故可能系一個廢倉庫廢料引起”。
事故通報四:5月31日下午17時左右,多位市民反映,武漢市光谷大道高架旁三只鹿蹦床館發生火災,現場火勢浩大,濃煙不斷記者了解到,消防指戰員已經趕到現場。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了解。
事故通報五:據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應急管理局消息,2022年5月30日14時40分左右,常州市九龍汽車燈具廠起火,主要燃燒物質為汽車塑料配件。火災事故發生后,市、區領導及應急、消防、公安、衛健救援力量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展救援。目前火災已基本撲滅,4人失聯,救援及事故原因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安全亂象:為什么隱患排查防不住事故
只要我們冷靜的分析下,隱患排查是根本防不住事故的,特別是監管部門主導的隱患排查。
1)突擊式安全檢查倒逼企業搞形式主義。
一人感冒大家吃藥的監管模式已經爛熟于心,套路再熟悉不過。
按說各地在這件事上已經不用開會發文件了。
只要出了事故,監管部門早早做好了檢查的準備,企業早早做好了迎檢的準備。
而這時候企業會把迎檢作為頭等大事,
梳理制度,整理檔案,完善記錄……
做的更周密一點的,開個警示教育會、組織一次演練,領導帶隊檢查……
絕大部分人的精力都用在了組織安全生產活動上,卻沒有心思沒有關注安全生產本身,這個時候對作業現場的監督、管控不是加強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但是,這些形式往往是檢查的要點重點,甚至是工作亮點。
任何企業都會做,而且要做的完美。
2)隱患排查就是以“靜態的點”搏“動態的線”。
監管部門或是其他外力開展的隱患排查,只能以某個具體時間點切入,了解當時當場的靜態情況。
而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很長的線條,且是持續運動的。
以“靜態的點”去發現“動態的線”上的隱患,局限性太大,偶然性太多。
比如檢修作業,檢查的時候碰上了可以查隱患,沒碰上你就沒法查。
而且有時候企業是能夠掌握這個“靜態的點”何時發生的,會盡全力呈現一個完美的“點”,盡量不給監管部門“添麻煩”。
3)不管出啥事故,都查滅火器。
事故以后的大排查大整治,是為了汲取教訓,堵住事故暴露出的漏洞,防范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可有時候,事故原因還沒找到,事故教訓還沒有出來,大檢查開始了,為什么查,查什么都不十分清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針對性。
因某個事故而組織的本應很有針對性的大檢查,很快落入俗套,不管啥事故,不管啥行業事故,都查滅火器。
隱患一大堆,和事故教訓沾邊的沒幾個。這樣的排查何以防住事故!
4)格式化八股化的事故調查有待改進。
對事故的調查和反思,甚至大眾對事故的關注,更多集中在管理上和責任上。
技術層面的關注和反思不夠。
事故調查報告在分析原因時,基本上是兩個層面:作業人員違章為直接原因和主體責任不落實、風險隱患排查不到位、培訓教育不到位等為間接原因。
格式化、八股化的調查報告,很難讓人找到切入點去分析事故,除了后果慘痛,不知道該汲取什么教訓,借此改進哪些方面。
這樣的調查報告很難指導日常隱患排查,也難以推動安全技術規范標準的改進。
而規范標準不是來源于事故教訓,不是用血的教訓寫成,靠專家在辦公室討論出來的規范標準如何能防住事故?
事故代價不能白付
事故發生后,無論是第一時間開展救援還是從嚴從實、從快從細調查事故原因都十分必要,但同時也不能忘記汲取教訓、防患未然。安全事故發生地固然要全面排查、深刻反思,其他單位也不應置身事外。只有舉一反三狠抓落實才能筑牢安全防線,防止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有沒有落實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是流于形式還是落到實處,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做到位了沒有,隱患排查有沒有一處一處地細摳……說白了,安全防范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必須把工作做在前頭、把功夫下在平時,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檢查都要落到實處,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只有嚴在平時、動真碰硬、問題不整改到位絕不放過,才能有效杜絕隱患,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安全生產上有個海因里希法則,說的是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這些輕微的事故、潛在的隱患如不及時處理,就容易發生大災禍。安全事故一再警示我們,禍患常積于忽微,必須以“一失萬無”的謹慎確保萬無一失的安全。不能一個安全隱患排除了,新的安全隱患又冒出來,更不能以發生事故的方式來發現隱患,那樣的代價太沉重了。
形式主義:加班加點填表格做臺賬,現場問題無人管
為啥會有那么多事故,有很大大部分原因都是安全管理員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臺賬上、總結上、報告上!為啥安全月會有那么多事故,有很大大部分原因都是忙著做各種活動,各種宣傳,放松了現場的安全管理!
形式主義泛濫,安全生產中的“內卷”現象尤應引起警惕
比如,重“痕”輕“績”的檢查考核。一些地方和企業習慣于把留痕視為安全工作本身、將安全匯報材料當作工作成果,“做得好不如說得好”,于是在遣詞造句上用心多、在干實事上用勁少;有的地方和企業凡安全考核、安全驗收、安全督查必看臺賬,各條線都要求報安全數據、報指標,安全月成了“表哥”“表姐”,“不在田間地頭忙工作,卻在加班加點填表格做臺賬”的現象并不少見;有的地方和企業安全檢查評比、安全考核達標活動過多過濫,導致基層應接不暇,有的還要費心制作精美的安全畫冊手冊展板,檢查過后便棄之一邊。
安全生產領域十大形式主義
1.以口號替代重視
口號喊得震天響,重視安全在口頭。僅限于喊號子、做樣子,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2.以標語替代宣貫
宣傳標語、橫幅的張貼、亂拉、散濫和滿天飛,相互抄襲、內容雷同,雷聲大雨點小。
3.規章制度寫在紙上,掛在墻上
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執行兩張皮,以經驗替代規章制度,憑經驗干活,經驗主義盛行。口頭重要,落實上不要。
4.以簽字替代培訓,為了培訓而培訓
學習培訓開小差,身在曹營心在漢,簽個字就不見人影,或者就是找人代簽字。培訓工作思路不清,為了培訓而培訓,培訓內容空洞乏味,培訓方式死板僵化,根本不關心培訓效果,安全培訓流于形式。
5.以文件落實文件,文風虛浮
不對文件進行消化,直接轉發,機械照搬照抄文件,以文件落實上級文件要求,為了對上級要求留痕,或敷衍了事,或疲于應付。文風存在空擋油門、蒙紙涂幣的現象。
6.落實時,衰減執行、選擇執行,或以會議替代落實
不針對企業實際,制定落實的分解措施,導致一些工作落實效果衰減,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效果。或是在落實時,覺得對本企業聯系緊密的,上級重視的工作,執行力度上就重視一些,感覺聯系不那么緊密的,就僅僅停留在開開會的層面。上面開了個什么樣的會,下面就要對應開個什么樣的會,結果為了開會而開會,會來會去,層層開會,會議泛濫成災。會議精神僅僅停留在聽個匯報上,問題還是那個問題,隱患還是那個隱患。
7.以匯報替代檢查
不在現場問題、隱患整改上下功夫,而是把力氣用在了向政府相關部門匯報會場布置和材料撰寫上。會場布置高大上,匯報材料印刷精美報喜不報憂,用虛虛實實的數據堆砌安全成績,用事例渲染安全效果,把芝麻夸成西瓜,虛化、淡化甚至回避問題和隱患。
8.以臺賬替代現場
名目繁多的臺賬資料已經成為了安全檢查考評的標配。把時間、精力用在了收集、整理臺帳上,追求漂亮而無實質內容。或掩耳盜鈴,虛報和夸大,虛假臺賬層出不窮。現場安全管理不細不實,對現場存在的問題見慣不驚、抓大放小、避重就輕。
9.安全監督走馬觀花、神仙過路,或光查不督
好人主義,功利主義盛行。安全監督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浮在面上。或懲處的力度寬軟軟,或光查不督,導致問題隱患查了一大堆,整改落實卻不了了之,隱患問題查而不治,老生常談,司空見慣。
10.官本位思想嚴重,或工作推進上流程反復、推諉扯皮
官本位思想嚴重。或在上下級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有時涉及做決策,害怕擔責任,從而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有的工作服務不到位,對下級工作指導不夠,導致一些流程反復流轉,拉長了決策周期。
安全生產重在落實,這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