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生態環境部組織梳理了地方典型做法,供各地學習借鑒。今天推出第3篇《“查”明白 “測”清楚 “溯”精準 “治”干凈 重慶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取得成效》。
2019年2月,重慶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地區率先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工作開展以來,重慶圍繞長江入河排污口“查、測、溯、治”,有序推進各階段任務。截至2021年底,重慶已完成4220個排污口的分類、命名編碼工作;對需要監測或能達到監測條件的2398個排污口,全部進行監測;對所有排污口開展溯源工作;對需要樹立標牌的565個排污口,全部完成標牌樹立工作;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沿線26個區縣全部完成排污口整治方案編制;已完成3499個排污口整治,完成率82.9%。2021年,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
“查”明白:探查測報,閉環管理
整治入河排污口,首先要找出排污口,對其“數”清楚、“查”明白。
渝北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的徐承寅,全程參與了試點工作,他告訴記者,試點排查對象包括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等直接向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放廢水的排污口,還包括所有通過河流、灘涂、濕地等間接排放廢水的排污口。
為全面摸清長江干流及嘉陵江渝北段入河排污口底數,渝北區摸索出了一套排查體系。“歸納為四個字,即探、查、測、報。”徐承寅說,“探”,是指充分利用無人機、無人船、衛星遙感等高科技手段尋找隱蔽排口。“查”,是用腳步實地踏勘現場,因為污染源往往很復雜,可能會涉及到工業、農業或航運等,只有實地勘測,才能準確溯源。“測”,則是利用現場采樣快檢,結合實驗室分析,檢測排水水質,水質怎么樣,關乎著排口的屬性。“報”,是當有污水流經區域段時,依托市民向生態環境部門反映,生態環境部門將第一時間進行現場勘測,及時處理。
徐承寅說,渝北區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報”作為終點也是起點,與“探”“查”“測”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正是通過這一閉環管理,渝北區為長江渝北沿線水域拉起了一張天地結合、人機互補的3D立體網絡。3348個排查點位,116個排污口,900多項問題全部整改完畢,徹底解決了長江禁養區范圍內的污染問題。
“測”清楚:應測盡測,以測促治
“查”出了排污口固然重要,監測出水水質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環。北碚區生態環境局污防科工作人員楊曉宇對此感觸非常深刻。
西南大學是“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母校,學校也在北碚有不少試驗田區,位于北碚區歇馬街道的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
北碚區生態環境局在對入河排污口進行監測時,發現該所的試驗田有兩處污水流出。為此,北碚區生態環境局及時聯系西南大學以及柑橘研究所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問題。
柑橘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經過他們實地查看并咨詢專業人員,認為要解決污水問題,關鍵還是在于對試驗田土壤的改造,用科學的施肥技術。該負責人說,通過學校與地方政府單位的“校地合作”,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油菜研究所統一對試驗田土壤進行改良,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進一步從源頭減少污染。
而另一排污口有污水流出的主要原因是果園內部化糞池未接入污水管網。在北碚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下,對化糞池進行了維修、清渣,并對研究所內的管網進行統一整改提升,確保污水不再外溢。
通過監測結果分類整治,北碚對境內的入河排污口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對于工業企業類排口,北碚采取督導工業企業污水達標排放、深度處理等措施,進一步削減水污染物排放量。
對于城鎮及農村居民生活污水類排口,則采取新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和修復老舊破損管網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城鎮及農村居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處理率。
“溯”精準:多手段深查“毛細管”
“查”清了排污口,“測”出了類型,找到污染物源頭便是排污口整治的關鍵。
“溯源工作突出一個‘細’字,排查到三四級‘毛細管’,確保排污口溯源細致精準、不留死角。”江北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曾仁集告訴記者,江北區針對疑似問題點位,利用CCTV管道機器人、QV管道潛望鏡等技術手段,全線路排查問題,直至找到問題源頭。針對管徑相對較大且存在跌水的箱涵,采取人工入箱涵的方式,確定箱涵中接入管線數量,排污、排水情況。
2021年8月,曾仁集和同事在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的時候,發現魚復新城石灰河雨水箱涵水質為劣V類,存在明顯雨污混排。
為全面摸清污染源,溯源工作組身背氧氣瓶、頭戴防毒面具,利用全站儀、管道潛望鏡、錄像、照明、氧氣檢測儀等設備進入箱涵,逆向溯源排查2.15公里,排查出支管19根,其中有水排出的10根支管中,水質監測結果滿足Ⅳ類的3根、劣Ⅴ類的有7根。
“經查,主要問題是部分企業雨污混排,以及兩江大道、康明路周圍污水管網破損溢流。”曾仁集說,目前,相關問題已基本完成整治。
像這種溯源條件已經算是“完美”了。
事實上,很多排污口所處環境都異常復雜,這就需要多種手段齊上陣。有群眾舉報,港城工業園區A2排口長期異常排污。曾仁集到現場后發現,這個排口位于橋溪河高填方道路盡頭,收水管線與排口存在3層護坡,四周植被茂密,高差接近30米,且上游雨水檢查井存在積水,管道機器人無法進入,溯源工作開展難度極大。
溯源工作組研究討論后采取抽排導流、染色試驗、機器人內窺、全站儀定位等多種手段,最終鎖定污染源為市政污水管道嚴重堵塞,污水通過溢流管道排入雨水,造成雨污混排。
通過精細到“毛細管”的管網溯源排查,江北區將污染物溯源至排污管段或排污單位,壓實整改責任。
“治”干凈:綜合整治,不負民盼
入河排污口一頭連著岸上,一頭連著水里,是污染物進入水體的最后一道閘口,治理無疑是重中之重。
跳磴河位于重慶主城核心區城鄉結合部,全長33公里,流域面積44.48平方公里。在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中,跳磴河變得又黑又臭。
隨著九龍坡區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的開展,治理跳蹬河成為民心所盼的大事。為此,九龍坡區從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循環、長治久清等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科副科長張鳳向記者介紹,在前期排查溯源的基礎上,累計整治流域內入河排污口86個,新建和改造干流、支流管網33.4公里,解決了流域內污水直排問題;新建初期雨水調蓄池1座,調蓄初期雨水容積8000立方米,減少了流域內華巖支流初期雨水徑流污染。此外,還對干流、支流及水庫進行環保清淤,累計清淤河道長度為21.7公里,清理淤泥7.9萬噸,清除垃圾約20噸。
打造河底水下“森林”,開展河底生態修復4.5萬平方米;新建河道岸線內生態綠化面積44萬平方米,構建了13公里河道沿線生態護岸;建設4000立方米/日一體化污水處理站,通過處理上游生活污水,補水下游湖庫及河道,保障河道枯水期生態及景觀補水。
通過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跳磴河現已全面消除黑臭,水質明顯改善,得到了周邊群眾的充分肯定,2021年還被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評為“重慶市美麗河湖”。
“重慶入河排污口治理取得成效,講政治是根本、強聯動是關鍵、重實際是核心。”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劉芹表示,重慶將持續聚焦“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目標,結合“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縱深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動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