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該衛星是世界首顆具備二氧化碳激光探測能力的衛星,將首次實現二氧化碳的主動激光探測和大氣細顆粒物的主被動結合探測,為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據介紹,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的一顆科研衛星,生態環境部為該衛星牽頭用戶,衛星和運載火箭系統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總研制。
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的二氧化碳和大氣污染物遙感監測能力。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首次實現全球范圍二氧化碳的主動激光高精度、全天時探測,探測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可為二氧化碳分布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精準的遙感數據支撐。
在大氣環境遙感監測方面,具備對全球細顆粒物(PM2.5)、氣態污染物、云和氣溶膠的定量化遙感監測以及對工業排放、生物質燃燒等大氣污染源的大范圍、高動態遙感監測能力,可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和空氣質量預報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
在水環境遙感監測方面,可實現內陸大型水體水華、水質、水生植被以及近海海域赤潮、溢油、水質等的定量化遙感監測。
在自然生態遙感監測方面,可實現生態系統關鍵參數的定量化遙感反演,為全國和區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與評估等業務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還將牽頭組織研制發射高精度溫室氣體綜合探測衛星,與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組網觀測,進一步提升全球主要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遙感監測能力,為支撐國家‘雙碳’戰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遙感監測數據支撐。”上述負責人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