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提出2025年和2035年兩個階段性目標,為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規劃了“路線圖”。
2018年底,省委辦公廳曾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提出2020年的總體目標,要求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有效改善環境質量,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通過集中攻堅,到2020年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實現了由嚴重透支到局部改善,再到全面好轉的歷史性轉變,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從“十三五”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法的改變,意味著污染防治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也更高。接下來,江蘇如何深入攻堅,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實施意見》明確了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創優目標。其中,全省PM2.5濃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左右,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以上;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90%以上,近岸海域水質優良(Ⅰ、Ⅱ類)比例達65%以上。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成美麗中國示范省。
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張雷表示,《實施意見》在目標安排上,更加注重爭先進位,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擔當,緊緊圍繞省黨代會明確的生態環境質量奮斗目標,科學合理、積極穩妥地安排任務,爭取到“十四五”末,我省水、氣、生態質量指數等主要指標都有新進位。
《實施意見》要求,加快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等方面持續發力,同時還細化具體要求。比如,到2025年,全省培育綠色工廠1000家,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達500家左右,培育綠色園區15個;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2%以內;長江干流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全面完成骨干河道和重點湖泊排污口排查整治。
“十四五”期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和協同治理。
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調整,深入實施重點行業清潔原料替代,加快補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實施意見》更加注重源頭治理。
《實施意見》在工作謀劃上,更加注重結合江蘇實際。“在國家安排的治污攻堅標志性戰役基礎上,《實施意見》專門安排了太湖流域綜合整治、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等具有江蘇特點的標志性戰役。” 張雷介紹。
記者注意到,《實施意見》中專門提出“深入打好群眾環境權益保衛戰”,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打好噪聲污染治理攻堅戰。張雷介紹,把當前我省群眾反映非常強烈的噪聲污染問題列為專項。到2025年,我省城市建成區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夜間達標率要達到85%以上。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標準更高,難度更大。我省將扎實推進太湖生態島建設,全面推行園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綠色發展領軍企業計劃、城鎮區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等制度,放大綠色金融制度創新效應,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舉措破解治污攻堅難題。
“省財政廳將制定出臺《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實施與減污降碳成效掛鉤的財政政策。推行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措施,實施水環境區域補償政策,探索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和大氣環境生態補償制度,推進長江干流和長江支流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省財政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處處長韓召迎介紹,此外,將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完善“環保貸”政策,擴大支持范圍,引導更多銀行金融機構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環保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引導更多金融資本進入生態環境領域。
省財政廳還將積極爭取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投資江蘇,推動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項目落地;積極參與組建國家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登記結算機構;探索省級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