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余發布”1月16日消息:1月15日下午5點10分,江西省分宜工業園區致瑞包裝有限公司在鍋爐設備調試過程中發生爆炸,造成兩人死亡。事故發生后,市縣兩級領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指揮救援。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善后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鍋爐爆炸主要是指汽包爆炸。鍋爐爆炸時,汽包內介質釋放出的能量,及產生的破壞力,主要有鍋水和飽和蒸汽絕熱膨脹能構成。由于汽包爆炸是在瞬間內完成的,介質來不及進行熱量交換,因此,汽包爆炸后鍋水和飽和蒸汽可釋放出的最大能量,等于鍋水和飽和蒸汽爆炸前后的內能之差。在各種壓力下,單位體積的飽和水和飽和蒸汽爆炸能量如表1和圖1所示。
表 1 單位體積的爆炸能量 ( kJ/m3)
圖 1 單位容積的爆炸能量
從表中可以看出,爆炸能量隨著壓力的升高而增大。按單位容積計算,飽和水的爆炸能量比飽和蒸汽大,但是隨著壓力的升高,兩者的差別減少,當壓力為臨界壓力時,兩者已沒有差別。如果汽包的汽水容積各位10m3,當壓力為0.9MPa時,爆炸能最高達3×108kJ,而當壓力為11MPa時,爆炸能力可高達2.1×109kJ。TNT炸藥的爆炸能量為8.5×105kJ/kg。這樣,汽包汽水容積各為10m3的鍋爐爆炸時,其破壞能力,對于壓力為0.9MPa的鍋爐與350kgTNT炸藥相當,對于壓力為11MPa的鍋爐與2.47tTNT炸藥相當。
由此可見,鍋爐發生爆炸時,其破壞威力是非常大的,產生的后果是災難性的。因此,從鍋爐設計、制造、安裝到使用,都要絕對保證汽包不發生爆炸事故。
鍋爐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壓元件的某些部位超過規定承壓時,薄弱處就會突然發生破裂,儲存在鍋內的飽和水蒸汽就立刻從破口處沖出來,瞬時間鍋內壓力降至等于外界大氣壓力。
此時,由于沖勢猛烈,使鍋內一部分飽和水劇烈汽化、膨脹,鍋內少部分飽和汽也隨之劇熱膨脹,造成壓力再次升高,破口進一步擴大。
由于飽和水和飽和汽在十分之一至二十之一秒的時間內迅速膨脹完成,就像火藥爆炸時氣體急劇膨脹一樣,成強大的沖擊波,具有極大的破壞力。
鍋爐爆炸時,由于從破口處沖出的汽、水有很高的速度,當與空氣或進面接觸后,便會產生巨式的反作用力,使鍋爐騰空而起或者朝反作用力的方向運動、翻滾。
立式鍋爐爆炸部位多在鍋殼與爐膽下腳圈焊接處,爆炸時,汽、水向下噴射,從而推動鍋爐向上騰空而飛。臥式鍋爐爆炸部位多在封頭或管板與鍋筒連接的焊縫處以及鍋筒接觸火烙的部位,爆炸時,汽、水向前后或向下噴射,可使鍋爐平行飛出,也可使鍋爐原地翻滾。
鍋爐爆炸時所釋放出的能量只有少部分消耗在撕裂鍋爐鋼板,除將部分碎片以及與鍋爐連接的汽水管道、閥門和本體拋離原地外,其余大部分能量在空氣中傳播產生巨大的沖擊波,致使周圍大量設備、建筑物遭到嚴重破壞,并造成人員傷亡。
鍋爐爆炸的原因有哪些呢?
超壓破裂 鍋爐運行壓力超過最高許可工作壓力,使元件應力超過材料的極限應力。超壓工況常因安全泄放裝置失靈、壓力表失準、超壓報警裝置失靈,嚴重缺水事故處理不當而引起。
過熱失效 鋼板過熱燒壞,強度降低而致元件破壞。通常因鍋爐缺水干燒。結垢太厚,鍋水中有油脂或鍋筒內掉人石棉橡膠扳等異物等原因引起。
腐蝕失效 因苛性脆化使元件強度降低。
裂紋和起槽 元件受交變應力作用,產生疲勞裂紋,又由腐蝕綜合作用,開成槽狀減薄。
水擊破壞 因操作不當引起汽水系統水錘沖擊,使受壓元件受到強大的附加應力作用而失效。
修理、改造不合理 造成鍋爐爆炸的隱患。
先天性缺陷 設計失誤,結構受力、熱補償、水循環、用材、強度計算、安全設施等方面嚴重錯誤。制造失誤,用錯材料、不按圖施工、焊接質量低劣、熱處理、水壓試驗等工藝規范錯誤等引起。
哪些措施可以預防鍋爐爆炸呢?
防止超壓措施:合理設置、定期調校、正確維護安全闊、壓力表、水位表;
防止過熱措施:合理設置、監視、維修、沖洗水位表,防止缺水,防止結垢和異物、油脂進入鍋筒;
防止腐蝕措施:水質指標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法規和標準,加強維修保養;
防止槽裂:不驟冷驟熱,減少交變應力,檢查易起槽部位,及時修理;
防止水擊:注意汽水系統的疏水,保持水位穩定。無水位異常情況;
加強設計審查、制造監檢和修理、改造的審批工作,鏟除事故隱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