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率先在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及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國家落地實施,這被國際稅收界認為是“2022年世界稅收的第一件大事”,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超級自貿區”正式啟航。
零關稅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中國與東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立即零關稅比例均超過65%;中國與韓國相互之間立即零關稅比例分別為39%和50%;中國與日本新建立自貿關系,相互立即零關稅比例也分別達到25%和57%……在大量立即零關稅產品的基礎上,RCEP成員將通過約10年時間基本實現90%的產品享受零關稅。“當不同的國家形成一個關稅同盟,這時候增值稅就跨國流動了,所得稅稅基的流動更快,國內稅收就變成國際稅收,稅收的杠桿作用越來越大。”江蘇省稅務局一級巡視員、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姜躍生說。
當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治理、處于全球稅收大變革背景下的國際稅收,遇上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開放、努力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的江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開放大省又該如何巧用國際稅收杠桿,撬動經貿投資一池春水?
RCEP“試金石”,全球治理的“第三把鑰匙”
面對錯綜復雜、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環境,面對新老問題交織、新舊矛盾疊加的國內發展挑戰,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仍是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招”。“無論是RCEP正式實施,還是此前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均表現出我國參與構建國際貿易新規則的意志。”省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蔣昭乙認為,實際上中國的對外開放,已經從要素性開放逐漸轉變為制度性開放。“從2022年1月1日開始,中國全面履行RCEP協定所有承諾和義務,就是最好的例證。”
一直以來,參與全球宏觀治理,匯率和利率是用得最多的調控手段。但最近幾年,尤其是國際稅改之后,在新的國際規則下,利用稅率來調節全球經濟,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共識。“在數字化和全球化時代,稅收的職能作用從調節國內的財政經濟,實際上已經變成全球經濟治理的工具之一。”姜躍生說。換言之,稅率已成為除匯率、利率之外,全球治理的“第三把鑰匙”,而對于中國國際稅收而言,正式啟航的“超級自貿區”,是其最好的“試金石”。
以全面、現代、高質量和普惠的自貿協定為目標,對標國際高水平自貿規則,從而形成區域內更加開放、自由、透明的經貿規則。綜觀RCEP,在由序言、20個章節和4個市場準入承諾表附件組成的、長達1.4萬多頁的協定文本中,投資便利化、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原產地累積規則、透明度原則等都與國際稅收密切相關。
江蘇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基礎向來深厚:一方面,江蘇有超萬家企業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有出口業務,近三年累計出口免抵退稅額近2000億元人民幣;另一方面,RCEP成員國有超萬家企業在江蘇投資,已成為江蘇稅收的重要來源,數據顯示,2020年貢獻稅收近500億元。可見,在RCEP實施落地中,巧妙利用國際稅收杠桿撬動作用,對助推實現十四五規劃,高水平擴內需促開放暢循環,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為統攬推動東西雙向開放,率先探索有利于促進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都提供了全新契機。
“好馬”亟需配“好鞍”,不能只盯國內稅“一畝三分地”
對跨國企業而言,稅賦是除了原材料、人工外第三大成本,是全球競爭的核心要素之一。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大多數江蘇“走出去”企業仍面臨著對國際稅收規則重視程度不夠、認知粗淺等諸多問題,缺乏專業性指導,這在中小企業中尤其是一大痛點。
“由于公司自身缺乏專業人員,我們的報關、涉稅問題都只能通過中介公司打包解決。”牧星機器人(江蘇)有限公司財務部公共關系專員謝永霞告訴記者,企業出口韓國、日本等RCEP成員國的產品占總出貨量的50%,每年光出口退稅就達到100萬元。“RCEP正式生效,我們能想到的只有關稅減免一項可以成為我們和中介公司重新洽談、減少成本的籌碼,但事實上,無論是即將要面臨的其他涉稅問題,還是對于未來將國內部分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RCEP成員國需要注意的涉稅問題,都還只是一知半解。”
在各地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跨國企業都面臨著牧星機器人(江蘇)有限公司同樣的尷尬處境,而一一解決這些問題,對于一線稅務部門來說,同樣面臨著挑戰。
“從今年開始,如何在沒有專門的國際稅機構、人員不足的情況下,為企業做好跨國關聯交易定價和跨國關聯支付標準的輔導,就成了擺在基層稅務部門面前更加突出的問題。”南京市江北新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科長陳濤坦言,直面RCEP,基層稅務部門還面臨著自身處理國際涉稅問題的能力亟需提升等問題。
“RECP的最大著力點是促進資本、貨物、勞務、人員在區域內的自由流動,最大的亮點是通過原產地標準在區域內各國的疊加計算,促進成員國間供應鏈的構建、分工的深化和成本的節約。跨境收入如何定性、費用如何扣除、企業和個人的稅收居民身份如何判定、常設機構如何確定、稅收協定優惠如何享受、跨國所得如何合理分配,稅收協調的工作量實際上是很大的。”姜躍生指出,這是一個國際合作與競爭思維的問題,不能只想著國內稅財政調節那“一畝三分地”,而是應該把國際規則在RCEP地區盡量簡化,更具實操性,給跨國企業、自然人等以最大的確定性。“從宏觀角度來看,國內稅法對包括跨境合伙企業,私募,公募等新業態的規定相對滯后,完善國內涉外稅法還任重道遠。此外,進一步加強與RCEP國家之間的協調也不容忽視。”
基于當前現狀,我省主動迎接RCEP重大機遇的同時,稅務部門如何高標準適應透明度要求、幫助納稅人避免重復征稅、解決跨境涉稅爭議、提升稅收確定性,更好地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也是一個需要用實踐作答的新課題。
善用“稅器”,打造稅收營商環境最佳體驗區
相較于其他協議,RCEP關于投資促進的措施更為具體且更具執行力。這意味著,投資是對國際稅收要求最集中的一個領域。而其影響也將更快、更易體現在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產業聚集性強的區域。
在承接國家稅務總局國際司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課題研究中,我省稅務部門以蘇州工業園區為研究樣本,積極開展前瞻性稅收經濟分析,預判《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訂實施后對江蘇本地區貿易和投資等可能帶來的影響,并對未來如何使《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更好地落地提出一系列對策與建議。
去年8月,我省印發的《江蘇省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則指出,要不斷拓展國際稅收合作。圍繞“深化東西雙向開放、加快向開放強省邁進”目標,落實稅收協定優惠待遇,做好跨境涉稅爭議案件相互協商和預約定價安排等工作。
“在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的專業化團隊建設要求下,我們整合全局業務資源打造了‘稅費服務團隊’,主動將‘服務前移’,在普適性宣傳同時做好精細服務。”陳濤將這一探索稱之為打破當前沒有專門機構設置、人員不足桎梏的“最佳方案”。
2021年12月17日,無錫市與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召開“助力建設西港特區2.0升級版”視頻工作會議。“一路走來,不難發現,2007年‘走出去’和現在‘走出去’的國際稅收營商環境、氛圍有著天壤之別。”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說,RCEP恰與中柬自貿協定都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這將為特區企業發展帶來全新機遇。“我們正在加強相關人員培訓,以便更好地享受中柬自貿協定優惠及RCEP關稅減讓和快速通關等政策紅利,同時也希望稅務部門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更有針對性的對外投資涉稅法律法規解讀、涉稅操作指引及爭議調處案例分享等,助力企業‘走出去’更加行穩致遠。”
“對于RCEP實施細則,我們不能被動地、教條式地落實,而是要主動對標RCEP乃至CPTPP中關于營商環境的要求,這些都是硬指標。”姜躍生表示,全省各級稅務機關將切實幫助企業從財務核算上做好原產地認定、預防區域外國家反傾銷調查、把減稅降費落到實處以及嚴格執行透明度要求、做好稅收政策的宣傳和輔導等。“利用RCEP帶來的原產地累積規則契機,幫助企業把供應鏈設計好,各種風險功能籌劃好,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布局好,國際稅收規則帶來的紅利享受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