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外貿持續增長成為一抹亮色。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3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比2019年同期增長24%。
作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中小微外貿企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10個月,新增備案登記的對外貿易經營者達15.4萬家,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小微外貿企業。
不容忽視的是,雖然整體外貿數據向好,但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走出去”仍難言“容易”二字。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在此前舉辦的發布會上表示,中小微企業出海主要面臨六大困難,表現為“三多三少”。“三多”即貿易風險多、成本上漲多、供應鏈堵點多。“三少”即訂單少、芯片少、制造業勞動力偏少。
因此,帶給眾多外貿企業的感觸是,經營壓力增大、“有單不敢接”“增收不增利”。那么,如何應對這些難題?業內人士支招,這兩種方式可以一試:利用匯率產品避險、借助數字化手段尋求突破。
利用匯率產品避險
針對企業面臨的外貿訂單被延遲或取消、收匯風險加大等問題,一站式外貿企業跨境金融和風控服務公司XTransfer創始人兼CEO鄧國標建議,中小微外貿企業自身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充分利用各類匯率產品進行避險。
鄧國標表示,“大多數外貿企業都會把匯率波動納入日常的經營和財務決策之中,盡可能降低匯率波動對出口業務及企業財務的負面影響。”
面對匯率波動帶來的匯兌損失,外貿企業可以利用金融工具進行管控,鎖匯工具便是其中之一。據鄧國標介紹,XTransfer的鎖匯產品叫“易匯保”,由XTransfer代外貿企業向銀行購買遠期購匯合同。外貿企業需要確定外匯到賬的大致時間、到賬金額,選擇購買對應外匯金額和期限的鎖匯合同。其好處在于,執行合同時外貿企業不會因為匯率浮動而遭受損失。此外,如果實際匯率下跌,而按鎖定匯率結匯,則能幫助企業實現部分收益。
除鎖匯外,設置報價有效期也是規避匯率風險的一種有效的辦法。鄧國標說,匯率是實時變化的,固定報價對于外貿企業存在匯兌風險。為了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報價要有“有效期”。使用人民幣結算也是應對匯率波動的方式之一。
今年以來,不少地方的相關部門也從“匯率”上做文章,幫助中小微外貿企業避險,取得不少實效。例如,10月15日,成都出臺“遠期結售匯業務免保證金、免擔保費”和“外匯衍生品履約資金支持”兩項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的政策。同日,招商銀行渝中支行也為重慶維納柯貿易有限公司辦理首筆“匯保通”匯率避險業務,標志著重慶市渝中區在全國首創開展針對中小外貿企業的“匯保通”匯率避險新模式成功落地。也是在10月,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成功落地全省首筆小微企業匯率避險“銀政擔”創新業務,實現了銀行和第三方擔保的創新外匯保值交易模式,既節省了企業的資金成本,也規避了匯率市場波動風險。
借助數字化手段突破
盡管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起伏反復,經濟復蘇分化加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能源緊缺、運力緊張及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外溢等風險交織疊加,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對中小微外貿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鄧國標表示,通過XTransfer外貿出口先行指數和中小外貿企業競爭力指數研究,我們發現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微外貿企業,韌性和活力不斷增強。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開展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
此外,針對抗風險能力弱、資源利用效率低等問題,大量中小微企業也開始借助數字化手段尋求突破。鄧國標認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升級服務市場也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借助數字化工具,中小微企業可以實現靈活變通,提高抗風險能力。XTransfer此前發布的CRM客戶關系管理應用就旨在幫助中小微外貿企業實現業務全鏈路數字化管理,使得企業調用資源更加高效。這帶來的結果是企業韌性增強,可以更好地對抗外部市場的波動。
實際上,不止中小微企業,對于我國所有外貿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十四五”期間需要面對的的共同課題。商務部日前發布的《“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到,推動貿易主體數字化轉型,具體措施包括:支持生產型外貿企業開展產品研發等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鼓勵貿易型企業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提供智能、便捷、高效的服務。引導外貿企業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持貿易數字化服務商為外貿企業提供優質數字化轉型服務,協同推進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