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然氣短缺、核能中斷、風力發電量下降和寒冷天氣推高了價格,歐洲的能源危機在本周變得更加嚴重。鋼鐵、化肥、水泥、造紙等11個行業協會聯合警告:能源價格高得難以忍受,很多工業企業不得不減產甚至停產。
1.歐洲天然氣價格創歷史新高
本周的“黑色”星期二,歐洲大陸和英國的天然氣期貨價格雙雙大漲超20%,其中歐洲大陸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收報182歐元/兆瓦時,創歷史新高。而在當天盤中,英國的天然氣批發價格也創下紀錄,達到451.72便士/千卡。
整個歐洲的低溫、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低以及德國風力發電量低,所有這些因素共同推動歐洲和英國的天然氣價格在周二創下新紀錄。
與此同時,德國天然氣傳輸系統運營商Gascade數據顯示,通過亞馬爾-歐洲管道向西的天然氣流量自上周六以來一直在下降,周二早些時候停止后,甚至逆轉方向向波蘭輸氣。
歐盟能源結構中的1/4來自天然氣,天然氣年需求達到4800億立方米。俄羅斯是其最大的天然氣來源,占歐盟進口量的43%。亞馬爾-歐洲管道管道橫跨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和德國四個國家的領土,輸氣能力為330億立方米/年,其輸送量約占俄羅斯輸歐天然氣總量的1/6以上。
據路透社報道,亞馬爾-歐洲管道流量降低的消息增加了天然氣市場的看漲因素。英國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歐洲天然氣主管James Waddell表示,“今年冬天歐洲的儲存緩沖很少,因此歐洲比往年更加依賴進口。”
本周出現的另一個問題是,由于寒冷天氣給電網帶來壓力,德國數千臺風力渦輪機的發電量已降至五周低點。
由于電網緊張,德國電價上漲了30%,達到創紀錄的每兆瓦時431.98歐元。
目前看起來,歐洲能源危機可能會變得更糟,因為預計未來幾周寒冷的天氣將持續下去。
2.11個行業協會警告:能源價格高得無法忍受
歐洲能源危機來勢洶洶,制造業無奈站在風暴的最前沿頑強抵抗,但是很有可能就快頂不住了。
本周三(12月22日),鋼鐵、化肥、水泥、造紙等多個行業在內的11個行業協會聯合發布聲明警告,歐盟領導人迅速應對能源價格的指數級上漲,如今價格高得令人無法忍受。
聲明稱,能源危機襲擊了大多數歐洲國家。近幾個月來,能源價格上漲了4~5倍,在過去幾天里達到了更高的水平。與此同時,自年初以來,碳價格上漲了兩倍。
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場的投機、天然氣市場的不平衡、可再生能源生產的季節性減少、核能生產的減少、煤礦關閉以及電價中轉嫁的碳成本增加。
11家行業協會警告,高企的能源價格迫使許多工業企業不得不削減產量,甚至暫時關閉工廠。
比如“耗能巨頭”的鋁冶煉商就已經被迫降低了產量。據當地媒體報道,歐洲最大的鋁冶煉商——法國敦刻爾克鋁業公司在過去2周已經限制了產量。
羅馬尼亞最大的化肥生產商 Azomures近日表示,其生產設施已開始關閉,農民將無法承受如此高的化肥價格。
今年早些時候減產的挪威化肥生產商雅苒國際公司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局勢,并在必要時減產。
聲明警告,目前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歐洲能源密集型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因為它們最容易受到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因此,長期高得令人無法忍受的能源價格可能導致嚴重的損失,歐洲公司的外遷,以及碳排放的增加。
天然氣用于發電,也可直接用于制造肥料和塑料等產品。盡管大多數大公司都簽訂了長期供應合同,但人們越來越擔心價格的持續上漲可能會削弱公司的競爭力。
11家行業協會呼吁,歐洲領導人積極應對能源危機,并迅速利用歐盟于今年10月提出的“工具箱”,而在必要時候應采取緊急行動,幫助歐洲工業克服難關。
3.美國駛往亞洲的天然氣船轉向歐洲
在歐洲天然氣價格突破歷史新高后,美國液化天然氣(LNG)船在駛往亞洲的途中意外掉頭駛向歐洲。因為對美國天然氣貿易商來說,歐洲市場的價格更有利可圖。
據彭博社估計,歐洲的價格現在比亞洲的基準液化天然氣價格高出約2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因此,至少還有十艘液化天然氣貨物已從亞洲轉移到歐洲。
近期,美、歐兩地間天然氣期貨價差也在不斷擴大。本周二,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比美國近月合約高出近52.9美元/百萬英熱。
根據航運數據,至少有30艘裝有液化天然氣的輪船從美國運往歐洲。其中,來自美國的10艘液化天然氣船已經宣布歐洲為目的地,而另外20艘貨物似乎正在穿越大西洋前往歐洲。
雖然在周二瘋狂過后,歐洲及英國天然氣價格均有所回調,但是仍然難以改變其價格位居歷史高位的處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