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日本富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構建了800℃高溫穩定的銅基多相催化劑。
合作團隊結合磁控濺射(SP)和火焰噴射(FSP)兩種負載型催化劑制備新技術,分別對金屬銅的電子結構和TiO?載體的可還原性進行重構,首次在較低溫條件下構建了非貴金屬銅基催化劑上經典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進而實現了耐水耐高溫銅催化劑的可控制備。
長期以來,銅基催化劑因其廉價和高活性而被廣泛應用于多種工業催化反應中。但受限于較低的塔曼溫度,銅納米顆粒極易在300℃以上燒結聚集而導致失活,限制了其高溫應用。因此,構建可穩定銅顆粒的保護層,從根本上限制其聚集長大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技術之一。
然而,金屬銅的功函數較低,并且對氫氣活化能力較弱,較難誘導載體物種向其表面遷移形成包裹,無法像傳統貴金屬一樣在溫和條件下形成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
該工作中,科研人員通過利用自主開發的SP技術,改變了銅的外圍電子環境,并采用FSP技術,增加了氧化物中晶格氧無序度,分別促進電子轉移和載體還原,實現了在300℃較溫和條件下即可形成SMSI。
研究發現,在高溫(550℃~800℃)CO?加氫(逆水氣變換)反應條件下,該銅基多相催化劑可連續穩定運行700小時,并且未見顆粒長大。該工作實現了銅催化劑上SMSI的構筑和調控,闡明了催化劑表界面上的反應過程和催化機理,為提高銅基催化劑的水熱穩定性提供了新策略,有望進一步拓寬銅基催化劑的高溫應用領域。
近年來,孫劍團隊在CO?加氫和先進納米催化材料的制備和新應用方面取得系列成果,采用SP技術和FSP技術開發出與傳統催化劑不同性質的催化材料,并應用于加氫、氧化、重整等多種催化反應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