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视频网_好男人社区www的视频免费_欧美日韩在线视频观看_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Hi,歡迎來到江蘇化工網 化工園區登錄 專業委員會登錄

Hi,歡迎來到江蘇化工網 聯系我們

Hi,歡迎來到江蘇化工網 聯系我們

江蘇化工網 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 會員動態 南京工業大學: 打造文化名片 助推高質量發展
南京工業大學: 打造文化名片 助推高質量發展
  發布日期:2021-10-12

南京工業大學具有百年辦學歷史,是首批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蘇高水平大學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近年來,學校堅持傳承和發揚百年辦學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文化基因,致力于思想文化引領、特色文化增亮、校園文化添彩,系統推進高品位優秀文化建設,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

時鈞園坐落于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內,美麗的溢清同濟湖畔。

增顏值強氣質 打好思想文化底色

9月11日~12日,2021碳中和創新大會在南工大江浦校區召開,大會開幕式由喬旭校長主持。

“明德、厚學、沉毅、篤行”,2020年秋季新學期,時隔半年返校的學生們忽然發現,校訓中的關鍵字在校園盡收眼底:明正樓、厚勤樓、弘毅樓、篤學樓……樓宇換了姓名,道路也有了新的導視牌。煥然一新的校園導視系統不僅成了師生們的“行走指南”,也凝練出百年辦學中的底蘊和精神品質,凝聚成師生共同的“行動指南”。

原南京化工學院老校門和原南京建筑工程學院老校門在江浦校區復建掛牌,老校友們有了“情感寄托”,在校生們挑起了傳承的重擔。“老校門承載著光榮的歷史傳統和嶄新的歷史使命。文化景觀承載的歷史文化元素,使得江浦校區的人文歷史風貌更為厚重。”喬旭校長希望老校門能在江浦校區延續著它的風采,并將“不忘來時路,共筑南工夢”的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十三五”期間,學校持續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廣泛開展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完善學校景觀、文體、科學教育設施和場館等的建設和管理,利用公共空間開展文化教育和文明養成,文明校園建設受到南京市文明辦的肯定和表揚,被列入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校園創建高校名單。

放棄國外良好的學習深造機會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90歲高齡光榮入黨,一生培育16位院士。時鈞先生是全體教師心目中的“大先生”,是立德樹人的典范。學校聚焦育人初心,注重選樹師德典型,培育師德文化,鼓勵督促廣大教師堅守三尺講臺,潛心立德樹人,將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寓于育人全過程。學校涌現出了唐明述、劉曉勤、何冰芳等一大批師德楷模、師德十佳,馮新教授榮獲“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18最美高校教師”,金萬勤教授團隊榮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0年12月7日,化工學院冒顧政同學有了一個新身份:第二屆“時鈞園講解員”,雖然只做過兩次講解任務,但對講解詞,他已熟稔于心,好像關于時鈞先生的故事每天都在耳邊傳唱。2016年1月,化工學院舉辦首期“傳承時鈞精神,爭做優秀南工人”訪談活動,那時的主講者還是時鈞先生的老同事、老學生們,王延儒、陸小華、汪紹昆等生動講述了時鈞先生“默默耕耘、嚴謹治學、愛黨愛國、甘為人梯”的精神品質。

在傳承時鈞精神的教育實踐中,講演者既有50后,也有00后。兩屆時鈞園講解員、七屆時鈞精神演講比賽中涌現出無數優秀學子,他們在傳播先進事跡中傳承先輩精神;“時鈞園”已成為師生接受愛國榮校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大批師生去瞻仰、學習;“時鈞班”創建活動持續開展,已有13個班級獲此榮譽。講好時鈞故事、學習時鈞事跡、傳承時鈞精神,時鈞先生已經成為南工大人心中的一座精神豐碑,成為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潤澤和支撐著全校師生,影響著世代學子。

2020年,女壘精神專題片與時鈞精神專題片同步上線。近年來,學校“壘球熱”持續升溫,壘球成為搶手的體育公選課;壘球文化節和大學生壘球聯賽也成為學校每年必辦也最受學子們歡迎的重要活動;研究生支教團的同學們還將壘球運動帶到云南寧洱鎮中學,讓山里的中學生接觸到壘球文化;大學生也將壘球文化作為大創項目,并參加“創青春”大賽榮獲金獎。

多年來,一代代女壘隊員們用 “奉獻、拼搏、堅韌、協同”的精神品質激勵著南工大學子自強不息、追求卓越。時至今日,女壘精神已成為學校寶貴的精神文化資源,在第四次黨代會報告中得以彰顯,并被列入學校獲批的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文化建設重點項目。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著力傳承革命基因,擦亮紅色印記,緊緊圍繞“六專題一實踐”,“清單式”細化任務、“壓茬式”跟進指導、“沉浸式”推進學習,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走深走實。“黨史經典天天讀”支部接力、“使命的勛章”原創紅色舞蹈詩劇、“百年夢想”主題詩會等活動參與面廣、點贊率高。廣大師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并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從舞臺到廣場 提升校園文化成色

因豐富的第二課堂美育實踐,南京工業大學散發著別樣的人文氣息。2016年,該校被評為全國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單位,7所顧問高校之一。在“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引領下,學校構建了美育第一課堂通識課、第二課堂美育精品課程、社團美育教育系列課程三位一體的美育課程資源。

錢理群、閻崇年等百余位著名學者走進明德大講堂、藝馨講堂、周末藝苑;話劇、越劇、昆劇、淮劇、音樂劇等形式多樣的高雅藝術作品登上學校舞臺;音樂會、迎新晚會、十佳歌手大賽輪番上演;真經樂學、實踐樂行、創新樂研、文體樂娛、奉獻樂善、網宣樂E等主題文化活動長年不斷。學校堅持思想性、知識性、參與性相統一,堅守高雅、厚重、和諧的文化品位,分層分類、項目化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為青年文藝需求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獲得師生廣泛認可。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還涌現出一批優秀的藝術團隊:大學生藝術團交響管樂團多次走進兄弟院校和中小學演出,被授予“江蘇省省級優秀大學生藝術團”稱號,編創的交響管樂音樂會、音樂舞臺劇等多次中標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項目;校手獅隊登上央視,將江蘇非遺“永寧手獅”發揚光大;國術、龍獅、雙節棍等俱樂部社團成為廣大學子展現青春活力的重要舞臺。

一年一度的校園馬拉松和校運動會成為不少學子大學生活中獨特的記憶。每年的校園馬拉松一經發布,名額隨即被搶空,專業運動員與跑步愛好者一起,教職工帶著孩子,校友返校加盟……這里已然不是戶外運動者專屬的舞臺,而成為最受廣大師生歡迎和期待的群眾體育活動,成為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

2018年,學校開始舉辦U-RUN校園跑步&健身盛典,全校師生們沉浸式體驗了健身時尚和運動魅力,新潮的健身盛典活動一度登上各新聞和視頻網站熱搜排行榜。

為引導廣大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營造追求卓越、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學校高度重視群眾體育運動的發展,構建起以陽光長跑、品牌賽事(校運動會、校園馬拉松、健身盛典、棒壘球文化節)以及校園體育常規賽事為三大板塊的大學生陽光體育活動體系,5年來參與者達10萬人次。

強責任重實踐 增添特色文化亮色

每逢重要活動,景色秀麗的浦園總會有一群“紅馬甲”來增亮添色。校紅十字救護隊、研究生支教團、法立方志愿服務隊、青年志愿者協會……這些南工大人耳熟能詳的隊伍,像一個個火種,點燃青年學子樂于奉獻的精神、堅持公益的力量和實現自我的信仰。

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決賽中南工大學子獲金獎,這也是該校連續三屆斬獲金獎。

校紅十字救護隊被外界稱為“不走的校園現場救護隊”,每年為南京馬拉松賽和大型公益活動“為愛行走”等多項校外活動提供千余名紅十字救護員。南工大研究生支教團目前已招募9屆,累計選拔88名優秀的大學生志愿者,分別赴云南寧洱鎮一中、四川黃丹學校、利店中學兩地三校開展支教工作。“法潤青苗——法立方三進普法志愿服務”項目團隊分類別、多路徑、更精準地開展青少年普法服務。4年來,累計開展普法活動近200次,直接服務青少年2萬余人,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團中央等國家部委肯定,斬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青年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培育,將學生參與公益服務作為畢業的必要條件。”據校黨委副書記吳勝紅介紹,2016年,校團委實施面向全體學生志愿精神普及與服務能力提升的“志善青春”計劃,從志愿服務的體系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項目建設等方面強化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目前70%以上的在校學子成為注冊志愿者。5年來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000余項,數十萬人次參與其中,直接受眾近20萬人次。

另一批南工大學子則將“責任”寫在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實踐之中。5年來,學校共組織近千支隊伍約10萬名學子投入“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當中。他們分成理論普及宣講團、國情社情觀察團、教育關愛服務團、美麗中國實踐團、科技信息服務團等,分赴全國各地開展社情民意調研、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宣講紅色文化等,在實踐中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綻放青春。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師生挺身而出,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陳蘇、仲兆祥等科研團隊發揮專業優勢,生產高性能口罩,有效緩解口罩供應緊張局面;輔導員們化身成為“快遞姐”“跑腿哥”,為學生分發防疫物資、幫學生送修手機、拿取快遞;千余名學子組建青年志愿者突擊隊,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以實際行動傳承偉大抗疫精神。

創新創業文化是學校另一張亮麗的名片。學校深挖潛力,學科發展爭先進位,聚焦貢獻,科技創新亮點頻現。“十三五”期間,學校共承擔了包括重點研發計劃、自然科學基金、技術開發轉讓等各級各類項目8700余項,科研經費近23億元,獲得6項國家科技獎勵,獎勵等級和數量均居江蘇省省屬高校前列。在2021年春季學期,學校教師發表4篇《自然》《科學》 正刊論文,產出了一批一流科研成果。

學校堅持扎根大地、貢獻社會的發展理念,主動將創新鏈對接產業鏈,推動產學研深入合作,重視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積極推進校地融合、產教融合,著力培育和孵化高科技產業,“久吾高科”等多家公司成功上市,“面向制漿廢水零排放的膜制備與集成技術”讓陷入絕境的南通王子造紙百億元項目重生。一批校內外新型研發機構應運而生;3個研究所成為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所;15家新型研發機構在南京9個區落戶;建立連云港工業技術研究院等11家產業研究院;打造張家港產業學院、常州西太湖產業學院等新型政產學研共同體;組建六合分中心等13家技術轉移分中心,產學研用無縫對接,充分發揮了校地創新載體在成果轉化中的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

近年來,通過雙創教育來提高青年學子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造能力已成為全校上下的共識。學校持續構筑創新創業教育體系,SYB和GYB等創業類課程、大學生創新實踐開放項目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大學生科技創意競賽和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競賽體系、師生協同科研創業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創業能力;預創業孵化園、創客夢工廠、大學科技園等平臺的搭建,推動著學生的創業實踐。

“8天在線”是很多南工大學子熟悉的創業典范,團隊先后在學校預創業孵化園、南工勸業公社孵化后,成為南京市首批培育獨角獸企業,先后于2015年、2016年分別獲得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在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中,南工大學子連續10年收獲全國特等獎,多次獲得“挑戰杯”特等獎。

2017年,南京工業大學相繼獲評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8年底,校第四次黨代會上提出了奮力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新的戰略目標。“以創業型大學為奮斗目標,既是對歷史的傳承,也是對現實的透視,更是對未來的暢想、對使命的擔當。”校黨委書記芮鴻巖說。

協會介紹 學會介紹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

協會介紹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電話:025-8799064 

會員服務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學會介紹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電話: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主辦單位: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 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 技術支持:南京蘇化會企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