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李耀文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以蘇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在《自然》(Nature)上發表題為“Strain regulation retards natural operation deca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論文。
金屬鹵化物鈣鈦礦作為一種新興的半導體材料在光伏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已報道的光電轉換效率與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基本持平,但受軟晶格本征屬性影響,提升其穩定性成為能否商業化的關鍵科學問題。目前,關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穩定性的評估仍多數采用ISOS協議,該協議通常只涉及一個或兩個特定的環境變量。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歷經晝夜循環,該模式涉及多種外界環境變化,例如周期性的光照、溫度波動等,使得鈣鈦礦的降解過程更加復雜。迄今為止,相關機制尚不清楚。
針對上述問題,李耀文團隊首先研究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連續光照和晝夜循環工作模式下的降解行為,發現電池在晝夜循環模式下性能衰減更為迅速。通過對軟晶格鈣鈦礦的原位演變分析和載流子動力學研究,發現循環模式下的溫度波動會誘導鈣鈦礦晶格膨脹收縮,從而產生周期性的晶格應力變化。在連續光照模式下,晶格則呈現應力逐漸釋放的狀態。相比較而言,應力的周期性變化會產生更多深能級缺陷,這些缺陷在暗態下不能進行“自修復”。此外,積累的深能級缺陷加速了鈣鈦礦的離子遷移,是晝夜循環模式下電池性能快速衰減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研究,李耀文團隊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配體材料來消除晶格應力變化、穩定鈣鈦礦晶格。其中,苯基氯化硒(Ph-Se-Cl)展現了獨特的作用,Ph-Se-Cl在熱退火過程中和有機陽離子鹽反應形成易揮發物質,優化了鈣鈦礦的晶體生長動力學,獲得了對稱性更高、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晶格。此外,Ph-Se-Cl和碘化鉛反應生成含硒鉛酸鹽并錨定在晶界處,進一步抑制了光、熱誘導的晶格膨脹收縮,消除了晶格應力變化。最終,基于Ph-Se-Cl制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認證效率高達26.32%。同時,在晝夜循環模式下,器件的T80壽命(器件效率衰減至初始效率的80%所需的時間)顯著提高了10倍,基于其它ISOS協議測試的器件穩定性均得到大幅提升。該工作揭示了在晝夜循環工作模式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獨特的降解機制,并強調了穩定晶格以增強電池實際工作壽命的必要性。此外,該工作還指出,針對具有軟晶格特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建立實際應用中的壽命評估方法的重要性,將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該工作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下完成。
文章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