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科技大學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題目為“De novo construction of amine-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cages as heterogenous catalysts for microflow catalysis”的高水平研究論文。這是江蘇科技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該期刊發表論文,江蘇科技大學環化學院青年教師李穎果博士為第一作者、于超教授和崔勇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微流催化作為推動化學合成與制造的前沿技術,其挑戰在于高效穩定的多相催化劑的開發。本研究中,作者巧妙地將氨基功能化的金屬-有機分子籠通過共價鍵結合至自動化微反應器,實現了藥物中間體二氫喹唑林酮的高效連續催化合成。研究團隊設計并合成了兩個含有未配位胺基的Fe4L4四面體分子籠,利用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對胺基進行改性,成功引入固定于微流體反應器內壁的硅烷鏈。實驗結果表明,固定化分子籠在鄰氨基苯甲酰胺與醛的反應中表現出極高的效率和可回收性,顯著優于單獨的分子籠。這一優勢得益于分子籠的較大空腔結構,便于底物的容納與轉化,以及高傳質速率和籠與微反應器之間穩定的共價鍵連接。此項研究不僅展示了分子籠與微反應器技術的協同效應,也凸顯了異質分子籠的優越性及其在未來自動化合成工藝中的巨大潛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