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塑料固廢加氫解聚成短鏈碳氫化合物,是應對塑料污染和能源危機的值得稱贊的升級回收途徑。然而,復雜的固-液-氣三相界面和氫氣在塑料熔體中的溶解度低,導致活性位點附近的氫濃度不足和較差的催化性能。隨著反應體系的工業化發展,這一問題成為了其規模擴大到工業噸級的巨大挑戰。盡管發展了許多新策略以應對這一挑戰,但氫氣擴散的復雜性仍然存在,特別是在催化劑的微米和納米尺度上。在自然界的生物體內也可以觀察到粘性液體中氣體運輸的類似實例,如哺乳動物紅細胞中的氧運輸機制。學習自然,制備特殊的催化劑結構,實現氫氣的儲存和富集,無疑是面對困境的有效策略之一。
日前,蘇州大學陳金星副教授團隊以粘性血液紅細胞中的高效氧運輸機制為基礎,提出了“氫氣泡催化劑”(Ru/SBA)的創新性概念,旨在克服聚烯烴氫解催化劑的局域氫供應不足的挑戰。Ru/SBA催化劑的創新性設計有效地解決了固-液-氣三相界面的氫轉移問題。相關工作以“Hydrogen Bubbles: Harmonizing Local Hydrogen Transfer for Efficient Plastic Hydro-Depolymerization”發表在《ACS Nano》。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