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喬金樑團隊與江南大學東為富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發表“A Self-Assemble Supramolecular Film with Humidity Visualization Enabled by Clusteroluminescence”的研究成果。
光致發光材料因其在光電器件、化學傳感器、以及疾病診斷等領域的卓越應用潛力而受到重視。近期,一種不基于傳統大π鍵共軛結構的本征發光現象,即簇發光,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這些化合物通常含有N、O、S、P等雜原子所形成的諸如胺基(-NH-)、酰胺基(-NHCO-)、磷酸酯基、羰基(-CO-)、硫醚(-S-)、氰基(-CN)等基團,并展現出AIE行為,即在固態或聚集態下表現出強烈的熒光。值得注意的是,簇發光化合物與AIE分子略有不同,在聚集態或固態,簇發光化合物在通過限制非輻射躍遷提高熒光強度之外表現出顯著的能隙降低以及發射波長紅移,這種特殊的本征光物理特性使得簇發光化合物的發射波長可以對外界的刺激(光、熱、濕度)響應。此外,簇發光化合物大多只能發射藍光,且發光效率不高,合成高量子產率且波長可調的簇發光化合物仍是個難題。
前期,該團隊利用良溶劑誘導和熱處理的方法對馬來酸酐共聚物的發光性能進行調控研究。發現聚合物分子鏈在溶解-揮發過程中會自組裝形成更多、更大尺寸的發光團簇,得到藍光發射的高量子產率共聚物(Macromol. Rapid Commun. 2023, 44, 2200653)。而控制熱處理溫度和時間,在促進聚合物鏈段運動的同時調控主鏈上醋酸乙烯酯的分解率,熱處理過程中聚合物空間作用增強,表現出紅光發射現象(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3, 15, 23824)。在此基礎上,引入支化結構可以提高聚合物鏈的柔順性,誘導發色團簇的形成。通過調節次級基團間相互作用與提高柔順性形成的非輻射躍遷之間的平衡,PMV的量子產率(QY)最大可以達到29.87%(ACS Macro Lett. 2023, 12, 1523)。
本研究中作者在PMV側鏈引入硫辛酸,并通過在堿液中揮發溶劑得到了具有自修復、重復加工性能的動態交聯薄膜。隨后利用簇發光對聚集距離的依賴性,通過羧酸鈉基團在不同濕度下的吸水-失水平衡改變其聚集距離,實現簇發光發射波長(534-508 nm)對濕度的響應。
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汪洋副教授、東為富教授及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喬金樑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江南大碩士研究生陳翔為論文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005122、52373078)的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