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及碳中和是當前國際社會關注焦點,全球范圍內一場新的能源革命呼之欲來。化學制造中的能源密集型熱化學過程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通過以可再生能源為動力的催化技術,以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合成各種化學品,有望助力碳中和的實現。然而目前單一的二氧化碳還原反應的產物種類有限,而將含氮反應物整合到二氧化碳還原中,可以實現更高附加值化學品的綠色合成,為目前使用的熱化學路線提供可持續的替代方案。
近日,蘇州大學晏成林教授、南通大學錢濤教授團隊發表了最新的綜述文章,系統全面地介紹了通過二氧化碳分子和含氮小分子(NH3、N2、NO3–和NO2–)催化偶聯可持續生產高附加值化學品(尿素、甲胺、乙胺、甲酰胺、乙酰胺和甘氨酸)的研究進展。該綜述從二氧化碳還原和含氮小分子還原過程入手,重點研究了能夠催化相應反應的材料,C-N偶聯的可能路徑,以及潛在的反應機制。最后,作者還對該領域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旨在啟發未來的研究,實現C-N耦合催化性能和產品范圍的全面提升。相關綜述文章以“Turning Waste into Wealth: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High-Value-Added Chemicals from Catalytic Coupling of Carbon Dioxide and Nitrogenous Small Molecules”為題發表在ACS Nano。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