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徐骉教授團隊在國際化學類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上發表了題為《Realizing zT > 2 in Environment-Friendly Monoclinic Cu2S-Tetragonal Cu1.96S Nano-Phase Junctions for Thermoelectrics》的研究論文。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黎曉坤、碩士生導師婁悅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理工大學徐骉教授和碩士生導師婁悅分別為第一,第二通訊作者。南京理工大學為該項工作的第一完成單位和通訊單位。
熱電材料可以在不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條件下將廢熱轉化為電能,提供了一條有利環保的發電途徑。Cu2S由于具有高元素豐度、低毒性和可供調控的晶體結構,被認為是新一代理想的熱電材料。然而,各熱電參數之間的物理聯系形成了特殊的聲子-電子耦合關系,為提升材料的熱電性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晶相調控和界面工程調控等納米結構構筑策略可以制備出具有獨特原子排布方式的新型材料,有望獲得優異的熱電性能。但涉及到的非常規介穩相、非晶相和異質相材料與傳統的熱力學穩定相有所不同,通常具有更高的系統能量而導致其穩定性欠佳。因此,開發在常溫常壓條件下穩定的非常規相合成策略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鑒于此,南京理工大學徐骉教授團隊設計開發了一種基于配體保留的熱電材料合成策略,將膠體法制備的Cu2S納米晶體作為前驅體,在放電等離子體燒結(SPS)過程中,保留的十二硫醇(DDT)表面配體中的硫原子與Cu2S納米晶發生如下反應:1.96 Cu2S + 0.04 C12H25SH → 2 Cu1.96S + 0.04 C12H26,制備出單斜Cu2S-四方Cu1.96S納米相異質結構,并通過調控表面配體的含量成功實現了兩種物相比例的調控。單斜Cu2S-介穩四方Cu1.96S納米相界面中的晶格失配增加了材料聲子散射,大幅度降低了Cu2-xS材料的晶格熱導率。同時,Cu1.96S具有較高的晶體學對稱性和豐富的Cu空位,可以增加材料的載流子有效質量和載流子濃度,其主導的調制摻雜效應提高了Cu2-xS材料的載流子遷移率,實現了在保持低熱導率的同時得到較高的功率因子。最終,通過對相異質結構的微調控,(Cu2S)0.31(Cu1.96S)0.69樣品在932 K溫度下實現了金屬硫化物中最大zT值2.1,并且該樣品還表現出優異的熱學穩定性和循環穩定性。
該工作提供了一種材料表面配體協同調控納米微結構的新策略,探究了納米相異質結構調控對材料熱、電輸運性能的影響,為高性能熱電材料的設計提供了借鑒。此外,該策略可以成功拓展到具有類似界面結構和組成的半導體納米材料,為相工程、界面工程等結構調控策略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述工作得到了江蘇省雙創人才、江蘇省雙創博士(JSSCBS20210210215)、南京理工大學軟化學與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制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