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0年亞洲生物無機化學學會(AsBIC)頒獎報告會在廣西桂林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郭子建教授榮獲“亞洲生物無機化學學會杰出成就獎”(AsBIC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并作邀請報告。郭子建教授長期從事生物無機化學,特別是金屬藥物和生物熒光探針領域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推動亞洲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也是首位榮獲該獎項的中國科學家。
郭子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1994年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并獲得博士學位。曾在英國倫敦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抗腫瘤金屬配合物的作用機理研究。1999年起擔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01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2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曾任Chem. Soc. Rev., Inorg. Chem., J. Biol. Inorg. Chem., 期刊的編委,目前擔任Coord. Chem. Rev., Dalton Trans., J. Inorg. Biochem., 等國際期刊的編委/顧問編委,以及《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無機化學學報》等刊物的副主編、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金屬化學生物學,研究方向包括:無機藥物化學、金屬-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機制以及生物無機物種的熒光識別與檢測等。
研究領域為金屬化學生物學。主要研究包括生物無機傳感與成像、金屬抗腫瘤藥物的分子作用機制與靶向輸運等。金屬離子在生命信號傳遞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屬離子信號物種的變異常與多種疾病相關。因此,活體條件下各種金屬信號物種的特異識別與可視化研究成為化學生物學領域一個前沿熱點。我們關注的主要物種包括金屬離子、無機信號分子以及金屬藥物物種等。以順鉑為代表的金屬抗腫瘤藥物在臨床中廣泛使用,但毒性、抗藥性等問題影響了這類藥物的進一步應用。課題組長期從事金屬藥物相關研究,通過化學生物學策略,在順鉑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及其靶向輸運、新型單功能鉑類抗腫瘤配合物的設計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