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江蘇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旗股份”)通過全景網“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召開了業績說明會,董事長及總經理吳耀軍、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陸洋、獨立董事周美林參加會議。業績說明會問答環節主要內容如下:
問1:高管您好,請問貴公司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哪些?
答:公司未來的盈利驅動因素將受到技術創新、市場需求變化、政策導向以及國際競爭格局等多方面影響。我們認為,公司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為:(1)傳統綠色環保型產品的需求增長;(2)持續工藝技改、精細化管理,不斷降本增效;(3)各生產基地的新項目建設;(4)創制藥的不斷推出;(5)制劑的市場拓展與銷售增長;(6)通過“出海”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問2:高管您好,請問此次中美關稅戰對公司有何影響?
答:公司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占比較低,預計加征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有限。
此次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的長遠影響需要綜合考量。對于公司而言,匯率波動、客戶背景、中美政策、貿易壁壘等都是公司業務選擇的影響因素,公司一直堅持市場多元化,開拓不同的市場,并通過加大創新、優化成本來提升核心競爭力。
問3:高管您好,請問您如何看待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答:未來,農藥行業將朝著綠色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方向深度轉型。隨著全球對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納米農藥等新型環保產品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傳統化學農藥的市場份額可能逐步萎縮。
從市場格局看,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具備核心技術和全球布局的龍頭企業將進一步擴大優勢。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企業有望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參與全球高端農藥市場競爭。同時,全球氣候異常和糧食安全危機將為行業帶來剛性需求,但政策監管趨嚴和抗藥性等問題也將倒逼行業加速升級。總體而言,農藥行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技術創新能力將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問4:高管您好,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本期行業整體和行業內其他主要企業的業績表現?
答:2024年,全球農藥行業整體保持平穩發展,但增速較前幾年有所放緩。在多重因素影響下,行業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變化。國際農產品市場波動、全球供應鏈調整以及各國環保政策趨嚴,共同塑造了新的行業格局。從區域市場來看,不同地區表現差異顯著,拉美等農業主產區需求相對旺盛,而歐洲市場則因政策導向變化呈現調整態勢。與此同時,行業技術升級步伐加快,綠色農業解決方案和數字化技術應用正逐步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那些具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以及擁有市場渠道和品牌知名度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主導者將會越來越強。
主要企業中,先正達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8億美元,同比下降10%,正通過剝離非核心資產和加碼生物制劑應對挑戰。國內企業方面,揚農化工營業收入約104.35億元,同比下降9.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3.19%;利爾化學營業收入約73.11億元,同比下降6.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64.34%。
問5:公司2024年各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波動較大,請問這些波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目前國際政治經濟政策存在不確定性,農化行業市場競爭加劇,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與壓力。2024 年,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公司切實完善提升安全、環保管控工作,盡全力保障生產供應。自2024年以來,農化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公司主要產品價格也同比下降,公司經營業績同時出現了下降,主要經營情況如下:
實現營業收入2,422,198,069.32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721,037.33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93.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4,498,601.05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89.02%。
問6:仿制藥內卷競爭激烈,公司如何破局?對于創新藥有沒有信心?
答:公司一直以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為引領,專注于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綠色新型農藥產品的研發,并致力于新產品技術開發、市場應用開發、生產工藝開發、市場客戶開發,力求成為行業的領導者,以引領企業可持續發展。公司已經完成一批專利即將到期、市場潛力較大的農藥新產品的工藝開發,未來幾年持續會有新的裝置投產并形成銷售,填補國內空白并出口海外市場。
公司產品研發堅持仿創結合,重點投入創制農藥和專利即將到期農藥的研發以及現有產品工藝的技術改進。研發管道中多個創制品種蓄勢待發,其中,新型綠色水稻田除草劑FG001已經完成登記試驗并提交了登記資料,新型綠色除草劑FG009、新型綠色殺菌劑FG201已經啟動登記相關試驗。完成了FG201項目的中試驗證,未來有信心解決現有農藥的抗藥性問題,打破傳統市場格局。
問7:高管您好,請問貴公司本期財務報告中,盈利表現如何?
答:目前國際政治經濟政策存在不確定性,農化行業市場競爭加劇,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與壓力。2024年,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公司切實完善提升安全、環保管控工作,盡全力保障生產供應。自2024年以來,農化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公司主要產品價格也同比下降,公司經營業績同時出現了下降,主要經營情況如下:
實現營業收入2,422,198,069.32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721,037.33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93.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4,498,601.05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89.02%。
問8:吳總,您好。公司連續2年年報,提到了創新藥FG001、FG201,請詳細闡述下,對于這2個藥物的前景展望,收入模型。
答:FG001對水稻安全,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主要雜草,如稗草、千金子、馬唐和牛筋草等,特別對很多大齡禾本科雜草以及雙穗雀稗、金色狗尾草等惡性雜草也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主要用于移栽和直播稻田除草。傳統產品在應對抗性雜草時往往力不從心,新藥劑的上市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成為除草劑市場的黑馬產品。目前,該候選物已經完成新農藥登記試驗,并已提交新農藥登記申請。
FG201是一種含有突烯類新穎結構的SDHI類殺菌劑,具有較廣的殺菌譜,對小麥赤霉病、條銹病和水稻惡苗病等有卓越防效,同時對瓜類油菜菌核病等均具有優異的防效,并且具有顯著降毒、增產作用,并且該藥劑還具有混配性好的特點,不會對作物產生藥害。該候選物今年年初已經啟動新農藥登記試驗,最快將于2028年提交新農藥登記申請,未來FG201的上市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問9:去年投產的3種仿制藥,分別是什么?產能多少?
答:公司去年投產的3種仿制藥分別是:苯唑草酮500噸、異噁唑草酮1,000噸 、噁唑酰草胺1,200噸。
問10:公司在履行IPO穩定股價承諾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未來如何確保承諾的持續履行?
答:股票二級市場價格變化受多重因素影響,針對近期股價波動較大的情況,公司將嚴格依據相關管理制度的規定,促進公司市值合理反映公司價值。
一方面公司將持續優化經營策略,提升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公司價值;另一方面在做好經營管理的同時,公司會持續重視與股東及廣大投資者保持有效的溝通,加強與資本市場的交流,增強投資者長期持有公司股票的信心;另外,公司實際控制人吳耀軍在2023年10月17日公告承諾1年內不減持本人所持公司股份,2024年公司董事及高管實施了增持計劃,都是表明了對公司足夠的信心,如有其他具體措施,請關注公司的公告。公司當前經營發展態勢穩定,公司將持續聚焦主業,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經營業績,努力用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問11:公司在市場拓展中面臨哪些風險?如何應對這些風險?
答:公司在市場拓展中會面臨各種風險,主要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和應對措施有:
(1)原材料供應及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比重較大,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營業成本及毛利率會有較大影響。公司將進一步加強采購管理,做好庫存管理,盡力降低采購成本,并實現部分原材料自主配套生產,提升供應安全。
(2)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風險
公司屬于農藥行業,農藥生產會產生一定數量的廢水、廢氣、廢渣;公司部分原料、半成品或產成品為易燃、易爆、腐蝕性或有毒物質,生產過程涉及高溫、高壓等工藝。公司目前擁有較為完善的環保設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但如果在今后生產過程中因環境保護不力或安全管理措施執行不到位,公司發生環境污染或安全生產事故,將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風險。公司將致力于不斷提高安全環保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大投入,持續改善安全環保表現。
(3)大規模建設投入導致利潤下滑的風險
未來幾年,公司加快各生產基地的新項目建設,將導致持續較大金額的資本性支出,從而增加折舊費用、資金利息以及相應的其他運營成本,項目還需歷經必要的建設周期,能否達到預期收益存在不確定性,這將在一定時期內對公司業績可能帶來不利影響。公司將優化對各項目的投資管理,加快項目建設和達產進程,早日發揮效益。
(4)匯率波動風險
公司目前及可預期未來境外銷售收入占較高的比重。公司出口業務主要以美元結算,而匯率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波動,對公司盈利能力會產生影響。公司采取出口貿易融資、在合同中約定匯率波動調整條款、外匯衍生工具等措施來有效管理匯率風險。
問12:高管您好,請問貴公司2025年股權激勵的定價依據是什么?激勵條件的設置是如何考量的?
答: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部分的授予價格是按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確定的。
近年來,農藥行業內卷嚴重,出口承壓,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的業績考核目標是基于當下的市場環境和公司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設定的。公司管理團隊對中旗股份的未來成長性充滿信心,絕不會以所設置的最低條件作為奮斗的終極目標,而是會盡可能地創造最佳業績;公司也會根據《限制性股票激勵實施考核管理辦法》嚴格進行考核,對于每位股權激勵對象綜合考評進行打分,并依照考核結果確定其解除限售比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