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公布《2024年度專利密集型產品名單》,南通開發區14家企業17件產品獲認定,數量居全市第一。
推動高價值專利技術產業化,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我們在推動實際工作時,發現國內其實不缺專業的專利運營平臺。”南通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司軍介紹說,“真正缺少的是懂產業、懂技術、懂專利、懂法律、懂政策的技術經理人團隊,這導致不少中小微企業存在‘不敢轉、不會轉、不愿轉’等顧慮,這也讓創新技術‘從有到用’存在‘堵點’。”
為此,2023年起,南通開發區以建設江蘇省(5G通信)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為契機,在專利轉化領域探索出一條新路徑,通過組建本地化技術經理人專班,成功破解企業專利轉化難題。
全鏈條服務,破解企業痛點
“通過‘雙證’團隊分析檢索篩選,我們認為這項專利技術和你們企業契合度很高”“專利購買的相關法律文書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9日,走進南通能達知識產權運營公司,“微網互聯”“全向天線”等“高大上”技術名詞不斷在微信對話框和工作人員的嘴里蹦出。2023年,在南通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下,這家立足園區、面向全市的專利運營公司成立。與以往的技術經理人團隊不同,南通開發區首創“產業技術經理人專班與后備團隊”雙軌機制,組建68人復合型人才隊伍,填補專業服務團隊缺口。
“以往的技術經理人在某個或幾個領域是能手,但他沒辦法做到跨領域,成為全鏈條的‘百事通’。”南通能達知識產權運營公司負責人潘強介紹說,“而我們的團隊則具有覆蓋‘技術識別、價值評估、產業對接、法律保障’全鏈條服務能力,這對中小企業存在的‘三不’顧慮,可以說是對癥下藥。”
“依托轄區南通科技大市場,組建本地化技術經理人專班,現聘任專班成員11名,組建后備團隊57名。”南通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處處長陳子國介紹說,“專班主要有三個特點,首先均是開發區‘3+1’(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健康和新能源)主導產業從業人員而且還是本地人員,對于相關產業足夠了解,對于企業足夠了解,方便常態化開展居間服務;其次均是專利代理師、技術經理人‘雙證’人員,具備復合型綜合素養;再者,我們給予全方面政策支持,以結果導向充分調動技術經理人積極性。”
去年以來,這支“雙證”技術經理人團隊頻繁活躍于產業態勢分析、技術需求識別、專利價值評估、技術成熟度驗證、項目技術路演等重要環節,像是打通了專利轉化的“毛細血管”,一項項專利技術在開發區實現產業化,滾滾而來。“近一年來,我們已經促成專利轉讓45件、許可85件。”
覆蓋面更廣,各類企業受益
8日,走進位于紫瑯科技城的南通柔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們正在調試各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印刷儀器。“這批是一家高校定制的實驗設備,不日就要交付。”公司總經理施淋楓介紹說。
這家只有10多人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通過開發一系列高精度、操作便捷的涂布設備,成功攻克了太陽能電池大面積均勻印刷的關鍵技術難題,為行業技術升級提供重要支撐。“去年我們也曾遇到技術瓶頸,多虧能達知識產權運營公司牽線搭橋,讓我們受讓了4項專利技術成果,顯著提升了公司核心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施淋楓介紹說,現在公司生產的設備已經廣泛走進多個高校實驗室,并在進行最后的量產中試,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光明。
除了科創型公司,大企業也是受益者。能達專班團隊技術經理人喬靜了解到中天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新開發“應用于室分系統的全向天線”存在技術堵點,基于專利檢索與產業態勢分析,對接南通大學2件發明專利,為了更好地解決專利產業化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牽線雙方簽訂了技術服務的產學研合作協議。
“在能達專班團隊的幫助下,我司2024年度授權發明專利達31件,更令人興奮的是,專利申請產業化率超過90%。”中天射頻電纜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專員柳芳介紹說,公司與南通先進通信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面向海域寬帶通信的5G活動基站及室分覆蓋關鍵技術”,在項目合作過程中,研究院向公司轉讓6項專利技術成果,已基本實現產業化,核心產品競爭力顯著提升,近兩年銷售復合增長率超過15%。
而在潘強看來,廣大中小企業則是自己團隊最好的服務對象。“我們曾走訪過不少中小企業,他們其實并不掌握技術更新換代的實際情況,也就根本提不出具體的轉型升級訴求,久而久之就會被市場淘汰。”他舉例說,去年曾走訪過一家企業,企業負責人知道要轉型升級才能進一步發展,但具體怎么轉、借助何種技術,卻沒有清晰的想法。
結合走訪中掌握的企業情況,潘強通過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和專利數據庫進行專項匹配,找到了一項上海交通大學的專利技術和企業技術需求契合度很高。“后來經過3個月的不斷溝通交流,最終這家企業成功購買到上交大的這項技術,現在企業已經實現產業化。”
全方位探索,提升服務能級
推動專利轉化既是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更是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的題中應有之義。開發區也對此進行全方位探索,不斷提升服務能級。
“我們借助能達知識產權運營實施中小企業專項提升計劃,全鏈服務幫扶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司軍介紹說,“2024年度,全區新增獲批2家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數量全市第一,全年向中小微創新主體提供公益培訓11場,覆蓋人次超1000人,全區專利質押融資貸款額達9.6億元,同比增長30%,80%以上的項目數為中小企業獲得,真正惠及中小微企業。”
今年3月,南通開發區又與南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合作聯動機制,協同推進省(5G通信)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進一步建設。雙方將充分發揮平臺、產業優勢,重點在產業專利導航、專利技術需求識別、產業專利池構建、產業高價值專利預審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為中小企業創新主體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
與此同時,為應對專利轉化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開發區也做出諸多探索。“2023年以來,我們成立全市首個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工作站,設立南通開發區知識產權巡回審判點,構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格局,全力護航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南通開發區黨工委委員、政法委書記印露介紹,開發區出臺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3.0版行動方案,以高價值專利轉化運用,推動產創融合,有力支撐“一體兩翼”新發展格局,聚力建設具有更高南通辨識度和全省、全國顯示度的城市活力新中心,努力成為全省一流的創新集聚區、長三角北翼重要創新策源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